欧洲中世纪行会的简介

2025-05-18 12:54: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欧洲中世纪,由于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在古代村落公社衰落的同时,从公元9世纪起,在自由城市与海滨等地,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联合组织―行会。其名称有“兄弟会”、“友谊会”、“协会”、“联盟”等。它在11世纪后发达起来.12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席卷了城市与乡镇。不仅商人、船员、工匠、画家、教师、演员、猎人、农人,而且僧人、乞丐、刽子手等,都成立了行会(guild)。商人行会始于9世纪,12世纪与13世纪势力很大。手工业者起初也加入商人行会。随着手工业行会力量的不断增强,商人行会开始衰退。16世纪中叶,因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工场出现,行会逐渐瓦解。 如城市商人行会,虽然最初每个市民都可参加,但后来却逐渐成为由少数寡头所把持的团体。商人行会规定,不参加此组织的人不得营业。参加者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地点和商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违反者要受到惩罚。手工业行会则对行会会员的生产条件、营业条件、招收学徒的数目、劳动时间、产品的规格、数量、价格及使用的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商品销售与原料采购亦统一办理。
为了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行会通过自己建立的“独立裁判权、武力、大会”解决各种问题。如:“当城市要进行战争的时候,行会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连队参加战斗的,它有自己的武器(后期还有枪炮……)和它自己推举的指挥官。”(克鲁泡特金《互助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1页)。 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的,后者如为了打猎、捕鱼、到远地航海贸易等暂时的、特殊的目的而组织,当这一目的达到后,行会便解散了。
上述五者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彼此交叉的,如临时组织的捕鱼行会,又具职业性、技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