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自知之明。
尽管和曹丕曹植相同都是卞氏也即是后来追封的卞皇后所生,也是嫡子的身份,但是玩政治不如曹丕,玩文明不如曹植。即便按规矩就事立嫡立长有曹丕,立嫡立贤有曹植。能够说性情正直,不爱读书,又是老二的曹彰是十分为难的。曹彰尽管是武将,却不是莽夫。
这一点在征乌桓时是表现出来的,乌桓败逃今后曹彰要追杀,部下都以为远途交战,人困马乏,上边又有指令不叫追杀。《三国志》记载:“彰曰:“率师而行,唯利地点,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带这么多兵出来不即是为了打胜仗吗?敌人还没跑远,咱们追上就能干掉他们,就为了服从指令不去追?后来破敌,大获全胜。从这儿能够看到曹彰粗中有细,会审时度势掌握战机。因而曹彰也能看清政局,横竖也没自个的份!
二是志当将军。
曹操曾问几个孩子,你们长大今后都想干啥工作?“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喜爱交兵,就想当个将军,穿着亮堂的铠甲,拿着尖利的武器,不顾安危去冲击,当个赏罚分明的大将军!这就有点像明朝的正德皇帝,分明是个皇帝却要封自个为大将军,带兵出去交兵,彻底即是兴趣爱好。
对于曹彰来说就想交兵,世子大位或许皇位的诱惑力没有当大将军大,从小就跟着曹操交兵的曹彰更喜爱冲击陷阵的趣味。因而曹彰的志趣即是当将军,而不是当皇帝或许世子。人家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