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
从国家层面来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深化区域交流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密切我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而推动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拓展将使中亚国家可以便利地通往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向西开放。而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无疑对我国的出口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推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新丝绸之路计划”,都把中国排除在外,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对此,应积极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而取道中亚直接面向中东、欧洲大市场。通过打造这条我国深度开放的陆上大通道,将彻底打破美国在海路封锁我国的战略企图。而且,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的地缘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经济、贸易、货币联系的加强,将为欧亚大陆腹地的多边安全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地区安全提供“内生动力”。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着巨大的安全效益。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将对未来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相关区域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推动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