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丙型肝病治疗?

2025-05-17 07:09: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抗病毒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目前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以达到95%的病毒清除率。
一般治疗
有明显症状且出现黄疸者需要休息,恢复期时可适当活动。一般不需要隔离,但须每日检测其病情发展,如体温、呼吸、黄疸,肝功能等。
饮食应尽量清淡易消化,不可油腻。推荐适当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物,但不可过分强调高营养,以免发生脂肪肝。若热量不足,应静脉点滴葡萄糖溶液以保证能量供应。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适应证
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有生育愿望的育龄期女性应避免在治疗期间妊娠,若在妊娠期间患病者,可在分娩哺乳期结束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治疗前评估
为选择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应在用药前评估患者肾脏功能、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HCV RNA水平、HBsAg、合并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等,部分治疗方案需要检测HCV 基因型。。
治疗用药
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和机制不同,所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也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索磷布韦、格卡瑞韦等,需遵医嘱合理用药。
治疗终点
完成治疗12周或24周后,采用敏感检测法,检测不到血液中存有HCV RNA。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对于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儿童、肾损害、基因3型、肝移植、注射毒品人员、吸毒、血友病等血液疾病、精神疾病、HBV合并感染、HIV合并感染、急性丙型肝炎等患者,还需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其他治疗
若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且病情较重,可采用肝移植治疗;若有肝衰竭出现,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

回答2:

如何丙型肝病治疗?丙型肝炎是可以治好的,丙肝这种肝炎是属于病毒性肝炎,对患者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一旦发现患上丙肝就需要马上进行治疗。丙肝的治疗需要服用抗丙毒药物,并可配合服用一些中药,患者一般在服用半年后就可以治愈好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的治愈率是很高的,你母亲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上要比一般的人群要更长一些,但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坚持服药是可以治好的,你不必过于担心。除此外这种疾病在生活中还需要做好保养。

回答3: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两种抗病毒的治疗手段。一个是干扰素,肌注的干扰素。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普通干扰素应用是隔日应用,长效干扰素是每周应用一次。除了干扰素以外,目前新上市的口服的蛋白酶抑制剂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也是治疗丙肝的一个新的药物。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来应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所不同。经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彻底根除丙型肝炎病毒,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回答4:

丙肝临床表现: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症状轻,发生黄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原、不同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害区别对待。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

急性肝炎 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以一般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工作。 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1.5g/kg,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辅以药物对症及恢复肝共冷,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极性丙型肝炎则是例外,因急性丙型肝炎容易转为慢性,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可减少转慢率。可选用干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疗程24周,可同时加用利巴韦林治疗。

回答5: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约为1、6亿,每年导致25万人死亡。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000 万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3、2%,每年新发病人超过10万。

  由于丙型肝炎大多发病隐匿,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样“备受关注”。2007 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显示:仅有1% 的人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仅有5% 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型肝炎病毒筛查。

  为帮助读者了解丙型肝炎,本文将就丙型肝炎的常见认识误区、临床诊断方法和最新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1、丙型肝炎:肝脏的隐匿杀手。

  感染HCV后,病人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不到20%的病人可以自发清除病毒。如不治疗,大多数病人体内将终生存在HCV。

  慢性丙型肝炎会悄无声息的缓慢进展,约10-20%的病人在20年内出现肝硬化。一旦进展为肝硬化,病人的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为50%,也就是说,每5年就会有一半病人因为丙肝肝硬化死去。而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也高达1-4%,也就是说每100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将会有1-4人出现肝癌。

  丙肝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了。因此,同其他原因的肝炎相比,丙型肝炎决不能单靠症状来发现,而是更应强调早期筛查。

  2、哪些人需要筛查丙型肝炎。

  丙肝主要通过输血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以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最为常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血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如针灸)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 潜在的传播方式。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感染HCV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

  因此,需要筛查的高危人群可以简单总结为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