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视具体零件而定,下面几点算是常用原则吧。
内浇口要避开砂型薄弱部位,防止冲砂;
内浇口位置设置要有利于型腔排气、排渣;
浇口设置不能妨碍铸件收缩;
零件壁厚薄弱处不宜设置浇口,否则将来去浇口时会扳肉;
浇口设置要有利于铁水迅速冲满型腔,减少冷隔、夹砂等;
浇口安置在热节附近可以起到补缩作用;
很高的桶形零件可以考虑底注 ,减少冲砂等;
薄壁圆形零件可以使用环形浇口,减少冷隔、变形等;
截面很大的厚壁零件还可以在两端设置两个直浇口,两个浇包同时浇注,减少冷隔、夹砂等;
还有很多情况,一下想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