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工伤事故首先要把工伤者送医院治疗并承担相应费用,工伤的第一处理原则是抢救工伤者,其次才是工伤的赔付。
第二,请有资质的医疗鉴定机构对工伤者进行鉴定,订出工伤级别或程度。
第三,可以和劳动者协商处理工伤事故,其依据是国家劳动法及当地颁布的有关工伤的处理的法规政策。
第四,如果工伤者对处理或者协商不满,则提请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对工伤进行认定,处理。
第五,如果劳动部门的处理还不能使双方满意,则可以提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第六,一般来说认为人民法院法院的判决不恰当或者对判决不满的,按中国国情还可以去信访部门信访。
一、发生工伤事故,公司如何处理: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2、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
3、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二、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三、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四、工伤争议处理: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