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镇的柳树地情

2025-05-19 09:40: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名称来历】
据传清代当地河边有两棵大柳树,一农户在柳树下摆摊设点建立商铺,后沿河两岸逐步发展成商贸集市,遂
得名“柳树店”,集镇村为柳树村,因镇政府驻地位柳树村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7°34′17~107°42′30,北纬32°50′45~32°57′48之间,地处西乡县城西南,属浅山丘陵区,东邻杨河镇,西邻峡口镇,南邻峡口左溪,北邻沙河镇。人民政府驻柳树村,电话区号0916,邮政编码723503,距西乡县城17公里。
【政区沿革】 1950年设柳树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柳树乡、丰东乡合并设柳树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柳树、大沙、油房、北溪、小龙、小丰、马营、清泉、丰东、丰河、曾家岭、三义、严家沟、高家店、白杨等15个村委会。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9万人,非农业人口160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6908人,占97.8%;回族592人,占总人口的2.2%。2011年全镇共出生251人,死亡162人,计划生育率达9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总面积104.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3.15人。 【地形地貌】 境内属浅山丘陵区,境内平川与丘陵交错分布,四面环山,中部较平坦,境内最低海拔为450米,最高1593米(西山)。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光照中足,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夏无酷暑,秋季多连阴雨,降温早,冬无严寒,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2.9℃,全年无霜期245天,最热月七月,最冷月一月。
【水文】 镇内属汉江水系,水资源丰富,有三条河流,即龙溪河、柳树河,袁家沟河穿境而过,年经流量四季分明,除此之外地下水资源极其丰富,水质较好,1米以下即可见到地下水。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叶蜡石,大理石矿等。 【农业】 耕地面积18985亩,人均0.73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退耕还林林地824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3247万元,比2010年(10957万元)增长20%,2011年生产粮食万吨,人均千克。2011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1320亩,注资200万元新成立柳树镇嘉禾茶叶公司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全镇实施茶园低改、台刈2220亩,实现茶叶产量418吨,其中名优茶16.1吨,茶叶总产值5016万元。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全镇生猪养殖户达5100余户,养殖大户72户,全镇生猪饲养量9.63万头,其中出栏5.81万头,存栏3.8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972万元。
【工业】 以小型手工业、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7%。
【财政】 2011年财政总收入89万元,比上年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75元,比上年增长50%。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8处,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2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15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43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9所,在校学生1629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1300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7个,有床位60张,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6名,其中执业医师2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86万人次。全镇15个村农村合作医疗参合25831人,筹资129.15万元,参合率达98%。 【交通运输】 境内有城峡路横穿6个村、13个村通村水泥路14条39公里、新修拓宽村组道路8条30公里,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2006年102路公交车由火车站直发柳树镇,日发客车12班次,日均载客量1000余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支局1个,电信、移动、联通企业3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2500户,移动电话用户2600户,互联网用户7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