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供滑润、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水。而鞘膜积液的概念应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
(一)婴儿期各种鞘膜积水均有自愈的机会,所以2岁以内不需手术。小的、无症状的成人鞘膜积水也可暂不治疗。
(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在阴囊前壁穿刺、抽出囊内液体,然后注入5%鱼肝油酸钠、盐酸奎宁(13.33%)、四环素溶液或无水酒精等。每周一次,一般需2~4次。有时注射后可引起附睾炎、睾丸炎等并发症。对交通性鞘膜积水是禁忌的,对囊壁很厚、多房性囊肿或伴有附睾、睾丸病变者也不适用。所以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
(三)手术治疗:睾丸鞘膜积水、婴儿型鞘膜积水、精索鞘膜积水可用鞘膜翻转术或鞘膜大部切除术。交通性鞘膜积水应经腹股沟切口,近内环处结扎腹膜鞘状突并将远端鞘膜囊翻转或切除。对继发性鞘膜积水必须治疗原发病。
这是比较常见的鞘膜积液,20%可以自然吸收,剩下的80%就要手术了!
祝健康!
手术一般适合在两岁以后在做!
鞘膜腔内液体积留过多,即成鞘膜积液。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可见于各种年龄。胎儿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经腹股沟管下降进入阴囊,附着于睾丸的腹膜也随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后从内环至睾丸方整段精索部分的鞘突逐渐萎缩切台。睾丸部分的鞘突形成囊状睾丸固有鞘膜,正常的鞘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当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时,可引起期膜积液。鞘突在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又可形成各种类型四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分为四个类型: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和交通性鞘膜积液。其中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其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友性,后着由炎症、外伤、肿瘤、丝虫病等引起。
新生儿鞘膜积液较多见,一般于1周岁以内可自行吸收,不需手术治疗。如至成人期仍未吸收,但如果不影响生活、工作,亦不需手术治疗。如有皮肤溃疡的情况存在建议您带宝宝去医院皮肤科检查一下。平时注意患处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你好,需要到正规医院男科做B超,证实是否有睾丸鞘膜积液,如果有,需要做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是鞘突高位结扎。不然以后有可能形成疝气,小孩子的疝气还容易因为哭闹而形成崁顿,就是肠管卡在里面,到那时候,手术处理就比单纯的鞘膜积液手术要困难了。治疗鞘膜积液的方剂:
1.麦麸子适量/芒硝10g/陈醋调起来
2.再用纱布分两个包起来,(7*8cm左右)
3.用水蒸,热的程度以小孩承受为限
4.外敷在患处(两个包轮换着热敷)
一天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当然,时间稍长一些也可以.调好的包每天换一次.
有用的着的试一下,这是好多小宝宝免受手术之痛的秘方.
尽量去医院检查!有时候方剂不一定对所有人都管用的,做手术理论上讲不会存在什么很大的危险。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