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说一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

2025-05-17 16:34: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文教学必须融合科学精神,给学生培德。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有十几位,每位科学家的不懈追求、奋斗不止、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李时珍夜宿古寺》(四年级上册)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了修订好《本草》,住古寺、尝草药、记所得、不顾劳累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天火之谜》(五年级上册)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迹,反映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诺贝尔》(五年级上册)说的是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轮椅上的霍金》(六年级上册)介绍了霍金以坚强的毅力不断的挑战命运,挑战科学,反映他那种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钱学森》(六年级上册)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五年级下册)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还有《装满昆虫的衣袋》(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上册),《詹天佑》(六年级上册),《夜晚的实验》(六年级下册)都是进行科学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文。

绝对多数的小学生都是崇拜科学家,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与熏陶。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举办故事会,通过让学生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介绍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事迹,使学生从小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科学家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甘于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进一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课文,融合科学精神,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的德育显然有较好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