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商标抢注的原因都有哪些

2025-05-20 23:34: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日常生活中,商标抢注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商标抢注行为都属于非法。因此,一定要加强商标保护的意识。那么哪些行为属于商标抢注呢?下面从法律的角度解析商标的抢注行为:
商标抢注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抢注未注册商标。
中国商标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公告期3个月内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册。
中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因此,有条件地确认抢先注册他人先使用的商标行为为法律禁止的行为,在坚持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的同时,法律对于绝对的申请在先原则作了合理调整。强调申请在先必须建立在诚实信用的原则下,不允许盗窃他人已经使用并且已经建立信誉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申请注册,弥补了绝对注册原则的缺陷,防止事实上的不公平情况的出现。
(二)抢注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权是经国家法律确定的权利,但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地域性决定了一个商标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国家地区获得保护,在注册国或地区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则不能获得保护。这就可能使甲在丙国将a商标在b种商品或服务上进行了注册,如甲未在丁国为同样的申请注册,则可能会有乙将a商标或近似a商标的商标在b种或类似b种的商品或服务上,在丁国申请注册或先于甲申请注册并获得核准。虽然此种抢先注册商标的行为在道德上似有可议之处,但在法律上该注册并无不当。
以往由于中国经营者的商标意识比较淡薄,其在中国所有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一定或较好声誉的商标被他人在该国或地区抢先注册,导致我国经营者在该国或该地区不能使用在中国注册的原商标,最终退出该国或地区的市场;或者虽然继续使用该商标并占有市场,但付出了高额的价格以求得对方转让商标所有权;还有的不得不另起“炉灶”。经济利益上吃了亏,在法律上却无能为力。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的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在国内抢先注册国外的知名商标的情况也逐渐屡见不鲜。
(三)抢注驰名商标比抢注使用的未注册商标、已注册的非驰名商标更复杂。
驰名商标在他国或地区被他人抢先注册后,该驰名商标的原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能否在该国或地区获得保护,最终完全取决于被请求保护的国家或地区的主管机关根据其本国的法律认定。认为他人的抢先注册正当的,原商标所有人将在其辖区内失去该商标的所有权,不能得到保护;反之,如认为注册不正当的,则能获得保护。
(四)权利冲突问题。
解决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问题,现行法律已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在先权利原则”。这一原则是民法公平、诚信原则的体现,并在专利法、商标法中都有具体的规定。从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看,围绕专利权、商标权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分别受不同的法律调整,并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强谁弱之分。如果发生权利冲突,就适用“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
综上所述,面对形式多样的商标抢注行为,只有明确他们各自的法律性质,才能通过已有的商标法律制度予以迎头痛击,以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回答2:

商标权的地域性是指经一国(或地区)商标注册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其所有人的专有权被限定在该国(或地区)领域内,其他国家对该商标权没有保护义务。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商标所有人如果希望其商标权在其他国家也能获得保护,就应该到希望获得保护的国家去注册。那些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企业,很可能就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来说,抢注商标有两种表现形式(1)恶意抢注:A觉得B的品牌很有创意、未来的市场前景良好,于是A在查询得知B未在国内注册该同类商标的情况下,故意在国内注册该项商标,等到B试图注册商标时再对它实施打击报复;(2)无意抢注:A卖家有商标这方面的需求而无意之注册完成了B卖家已在使用却未注册的商标。前者属于一种恶意的商业竞争行为。  商标注册是一种投资行为,一旦拿到注册证书,就是企业的一个无形资产。遭受商标抢注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国企业疏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觉得侵权这种事情利自己很遥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以致于遭受商标抢注的卖家只能通过缴纳授权费或者是货物直接被海关销毁等这些费钱的解决途径。  所以,注册国际商标刻不容缓!随着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其背后隐藏的侵权现象愈演愈烈,如今的跨境电商企业一定要吸取前人教训,在走出国门的打算时就赶紧做好商标布局,该注册的注册,该买的感觉购买商标。不要等到出口产品都准备好了,才发现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届时恐怕对方会乘人之危狮子大开口,而你将追悔莫及!

回答3:

您好,标遭抢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商标品牌价值巨大,抢注者可以获得巨额利益。
在二十多年以前,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事件并不多见,因为能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并不多见。中国企业的品牌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所占份额极少,所以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也不多见。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品牌的增多,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纷争不断增加,中国企业逐渐成为知识产权侵权,尤其是商标抢注行为的受害者。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回答4:

主要原因是为了傍知名度获取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