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年内不能去两次祖先的墓地

是在南方的客家人,各地的风俗偏差有别,很多不一样的
2025-05-14 19:00: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年内可以去两次祖先的墓地;

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上坟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让他人看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回答2:

这是哪儿的风俗?如果有条件,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一,另外还有老人的忌日都需要上祖坟去祭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清明扫墓与十月一送寒衣都是祭祖的大节日,那就更不必说年三十一定要去祖坟地去“请老人”了。

回答3:

那有这样的说法啊。
再说了,普通人过世后都是再入轮回的了,墓地是用来怀念先人的地方而已。

回答4:

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