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简要评价一下这位名族英雄

2025-05-15 11:40: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计较个人境遇的形象令人难忘。他的另一幅对联也传至今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显示了他的胸怀。林则徐是一个家教很严的人,他小时候受到父亲良好的家教。成年后,林则徐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很重视家教。他曾经写过一幅对联:上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表达了他对财富的态度。

回答2:

林则徐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我们青少年的榜样

回答3: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为官清贫,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是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官。

回答4:

战争是早晚要爆发的,林则徐只不过是加快战争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侵略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禁烟运动恰恰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提供了借口。同时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另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一方面维护了民族尊严及国家利益,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确也阻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有助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最终导致生产关系及生产力的变革向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习。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 、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遇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精神。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颂。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国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有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林则徐虎门销烟,爱国之心,此情可表,他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发起的禁烟运动完全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借口和导火索,而林后被罢官,只为中国求和……林是鸦片战争的一个牺牲品,是伟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