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新八景"荔湾胜景" 相对而言,集中在龙津西路的荔枝湾涌(泮溪酒家和荔湾湖公园旁边),由7个景点组成。详细看下面资料。
荔枝湾景点大全:
梁家祠
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在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有荔枝湾历史变迁展览。
广州文津古玩城
广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广州市供销社日杂仓改建而成,容纳400多户商铺。
文塔
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文塔旁边有一棵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
龙津桥
荔枝湾涌上的车行桥为龙津桥。荔枝湾涌共有5座桥:龙津桥、德兴桥、大观桥、至善桥、永宁桥,其中龙津桥为三拱桥,中间过水,两边行人,长57米。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一桥一塔”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为荔枝湾重要景观。
西关大屋
龙津桥桥头有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西关大屋,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房屋主人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现任董事长。
陈廉伯公馆
陈廉伯公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主人陈廉伯(1884~1945)是中国缫丝工业第一人陈启沅的后人。陈廉伯公馆曾是“荔湾俱乐部”,为结交粤系、桂系军阀高官的场所,1946年曾作两广监务公署办公。1993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光鼐故居
蒋光鼐故居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66平方米,建筑风格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楼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蒋光鼐故居建于民国初年,民国期间曾用作莞旅中学,1993年被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蒋家后人将其捐赠给荔湾区。
一湾碧水惊艳复流,活化几多西关人文风韵。现在,到荔枝湾涌边听古仔、睇大戏、赏古玩、游西关大屋已经成为广州人最时髦的休闲节目。
景点介绍:
一、核心景点:荔枝湾涌
二、包括景点:荔湾湖、恩宁路骑楼、西关大屋以及荔枝湾改造一线的景点。
三、入选理由:体现了荔湾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还重现了广州千年以来人水共荣的动人景致,是广州城市文化的独特标志。
四、所在区市:荔湾区
主要集中在龙津西路的荔枝湾涌,即泮溪酒家和荔湾湖公园旁边。
"羊城八景",最早源于宋代。其时,广州外贸十分发达,城市大规模扩建,来穗贸易与游览的客人众多,人们便仿效"潇湘八景",开始选择当时最能代表广州城风貌的八个景点称为"羊城八景",历经元、明、清各代,沿袭至今。2001年8月23日,又一次“羊城八景”评选拉开帷幕。 这次被称为“新世纪羊城八景”的评选面向全市市民,“岭南特色”、“历史底蕴”和“不老的广州”成为评选的重要标准。
2011年5月18日,“羊城新八景”评选发布典礼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这场历时半载的评选终于揭开面纱,以广州塔为代表的四处新景观入选就是羊城百姓肯定“十年蝶变”的最佳注脚。当晚,属于后亚运时代的“羊城新八景”正式揭晓:“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景”、“科城锦绣”、“湿地唱晚”。入选景点恰好“四老四新”,传统与现代相映生辉。以广州塔为核心景点的“塔耀新城”排名第一。
地点就楼上说的那里。具体公交站是泮塘站、如意坊站、市三宫站,可以坐地铁到5号线中山八站下,出站到旁边的中山八路公交总站换乘8路车到泮塘站下。
荔湾胜景核心景点主要是荔枝湾涌,同时包括荔湾湖、恩宁路骑楼、西关大屋以及荔枝湾改造一线的景点。
其实主要集中在恩宁路、上下九、荔湾湖、泮溏一带。
荔枝湾涌的主入口就在逢源路与龙津西路交界那里,就是原来的古玩街入口。入口处有一块大石头写着“荔枝湾”三个大字。晚上去玩那里的灯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