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妈刚走进新华书店大门,我突然兴奋起来,指着卖邮票的柜台,用恳求的语气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一本集邮册吧,我要集邮。”妈妈回答:“想买集邮册,没门。”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不料妈妈补充了一句:“家里有两本集邮册,自己去找吧。”
听到这句话,我急忙向妈妈要了一元钱,坐车赶到了家。
下了车,我大步流星冲向家。“外婆,外婆,快开门。” 外婆打开门,疑惑地问:“你不是跟妈妈逛街去了么,怎么回来了?”我神秘兮兮地回答到:“这个先不告诉你。”我赶紧跑进屋,翻箱倒柜地找起集邮册来。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在书柜上发现了那两本精美的集邮册,欣喜若狂,连忙把集邮册拿下来,打开一看,看到的让我吃了一惊,邮票乱糟糟的,像一团废纸。于是,我飞快地奔到电话旁,拨通妈妈的手机,对妈妈说:“妈妈,邮票集里面的邮票太乱了,你赶快回来,跟我一起整理邮票。”
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妈妈翻开邮票集一看,果然很乱,就跟我一起整理邮票。
妈妈告诉我,一天整理一类邮票就够了。经过我三思后,决定先整理体育一类的邮票。
我和妈妈先把体育一类的邮票拿出来,当我正准备往里放时,妈妈说:“邮票还分版次的,是‘J’几的邮票是纪念邮票,是‘T’几的邮票是特殊的邮票,齐的一版更有价值,所以应先分版,再装入集邮册。”原来,整理邮票是那么有趣呀。
我和妈妈急忙开始分版,忙也忙了大半天,分也分了大半天,终于分出来个样,现在就只剩下装入集邮册了。
我一开始就使劲往里塞,妈妈见此情形,连忙叫我停住,生气地说:“像你这样不把邮票弄烂才怪。”妈妈顺手拿出一把尺子,把尺子嵌在放邮票处,再把邮票从尺子的下面放进去,说:“像我这样就行了。”我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我们又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体育一类的邮票按照妈妈的方法,挨个装进了大大的集邮册里。
我回过来看了一下体育一类的邮票,知道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男子乒乓球队获斯韦思林杯、考比伦杯团体冠军,勃莱德杯单打冠军,伊朗杯双打冠军……
积攒有趣的邮票,也是记录着光辉的历史。
《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
“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便是有两种印刷版别的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1960年1月25日发行,编号J74,全套3枚。邮票第一枚“遵义会议会址”和第三枚“强渡金沙江”采用的是雕刻版印制,而第二枚“在毛泽东旗帜下永远胜利地前进”则采用的是影写版印刷。这是中国第一套有两种印刷版别的邮票。第三枚“强渡金沙江”的图案采用了中国画家张漾兮和庄子曼创作的油画,画面再现了红军战士渡江的战斗场面,显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顽强性格和英勇精神。
《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1985年11月15日,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五十周年,邮电部发行“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编号J107,全套2枚。邮票第一枚“遵义会议”再现了遵义会议会场。第二枚“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喻示了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原画作者:(1)刘向平(2)赵域;设计者:陈晓聪
《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
2015年1月15日发行,1套2枚
1、六十年代中前期:
这个时期是我国邮票设计、印刷、发行的第一个黄金高峰期,特种邮票争相斗艳;纪念邮票佳作频出。1960年1月25日,纪74《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邮票问世就不同凡响,和已发行的会议纪念邮票大不一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仅仅只隔了五个春秋,梅开二度,《遵义会议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再度发行,隆重纪念。此两套邮票立意广泛,画面表现多样。就是用现在眼光和角度来欣赏剖析,这两套邮票也是会议票中的经典佳作。
2、文革中后期:
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文革的影响和破坏,邮票的设计、发行极不正常,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停发。但作为革命圣地的纪念地的“遵义会议”会址,时常以普通邮票、编号邮票发行了几枚。小楼是其永恒的票图。与其它文革时期发行的邮票如出一辙,图案单一,政治色彩强烈,时代特征显著。
3、八十年代中后期:
这是中国邮票的又一个黄金高峰期。邮票选题百花齐放,欣欣向荣。《遵义会议》的选题仍占据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重要位置。这期间,《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的隆重发行,这两套邮票有着时代的沧桑感,特点十分显著:
(1)、人物鲜活,以写实手法深刻细致的刻画了宏大场面多人物的典型环境;(2)、以肖像群作为票图的鲜明特征成为这一时间段的重要特点;
(3)、票面主次关系和画面中心的处理,各类人物的表情形态都得到恰到好处的处置;
(4)邮票的发行时间均为1月15日,起到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实际,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误解。
除此两套专题邮票外,在其它相关题材的邮票发行中,也能发现《遵义会议》元素的亮相。如J.170(2-2);2006-25(4-2);2012-14(6-3)等。当然,这些票都是以小楼会址形式入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