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程序是什么

2025-05-18 13:08: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仲裁程序:



(一)制作《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清单》;



(二)与用人单位联系,可否调解;



(三)向劳动争议仲裁递交《申诉书》及证据材料;



(四)准备庭前材料并到劳动仲委阅卷了解用人单位的答辩意见等;



(五)参加庭审;



(六)庭后和解或调解。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回答2: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回向当答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申请劳动仲裁的材料有:1、申请书。2、身份证明。3、劳动关系证明。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5、送达地址确认书。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