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解语……
那随春而开,随风而落的花,会不会也感慨岁月的匆匆,造化的弄人?
花开了满园,随风翻飞着纷然;
香气缭绕了花树,氤氲了一个季节;
花瓣悠然而落,仍作半面妆的娇嫩;
蜂蝶徘徊在花丛中,也像花不解人语一样,不会了解花开花落的无奈。
难道,越璀璨,逝去的姿态,便越让人伤感?
便如王勃。
只是,他比那娇弱的花璀璨得更甚。他硬朗如玉,雕琢如花。
他璀璨得,好似天上的星星。
十四岁的王勃,已然才华毕露,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百业兴旺,人口繁多,如此的泱泱大朝,而他,不过是个少年。
能写出绚丽诗文的人,注定了不是政治界的天才。
他们关注的,是天的永恒,地的厚重,是每一个个人的疾苦;关心的是山岳,关心的是烟霞。
然而他们,却偏偏喜欢搅入政治的浑水中,作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这莲好做么?
十八岁的时候,王勃在沛王李贤府中侍读。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这件事情对王勃的打击,就像满园怒放的花,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
从此,王勃,便如一朵落花,开始了他坠落的姿态。
落花落,落花纷纷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落花美甚,那随风回转的花雨,流了一地。
绿叶丛簇,青梗颤然,那花瓣,却仿佛依恋着金阁之内的少年,随之翩跹而去。
是了,文采风流如他,自然有芳心,暗许。
他知道么?
只是他心中难免悲戚,那暴风雨的痕迹,难以恢复如常。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他切切述说着。
“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他替自己的命运愁苦。然而山岳,烟霞,早已是自古文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岂是说忘就能忘的么?
王勃是傲的,因为一旦一件事情在某个人的心中变得神圣,又怎能容许别人轻易亵渎?王勃心中,那凛然不可侵的东西是什么?
别人说他恃才傲物,别人嫉恨着这个天才。
然而谁了解,他只是坚持着自己的守护,将脆弱埋在了胸中呢?
然而终于,22岁时,因为“擅杀官奴”,王勃被判了死罪。
历史如同厚重的土掩盖了所有痕迹,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已无从得知。那些史书的絮絮述说,只是说了一个书生的命运。
王勃的父亲被牵连,贬官至交趾令。
逢了大赦,王勃免了死罪。
他猛然明白了光阴。
明白了落花。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那落花是多么美啊!花影轻拂,香气暗暗飘进了随风轻卷华丽的帘幕。
那时间多美啊,一日难再晨,青春便如这春天,处处让人愉悦。
王勃自此著撰之志居多。开始了他绚丽的创作最多最宏富的时期。
文若其人,他的文,便如他的人,硬朗如玉,雕琢如花。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当他踏上去交趾探望父亲的漫长旅途,一个传奇,悠悠开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勃,文采风流如斯,便如落地的神仙,烟绕云腾,那一场盛宴,便成就了一个人,一群人,成就了那个俯瞰万物,头角峥嵘的滕王阁。
一篇滕王阁序,记录了一个鲜灵的生命,璀璨,刚强,却又润泽。
落花飞,撩乱入中帷。
落花飞舞,漫天的花瓣,随风舞得缭乱,千万种舞姿中,怎么还能辨得出来哪朵最美呢?
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随风飘进了屋子,在飘飘的帷幔中飞舞……
终于舞作了一生中,最美的姿态。
有人说,是上天觉得人间太苦,便早早将王勃招了回去。
我说,那不过是,飘舞的花瓣,终于落了地,幻化成了芳香的泥土。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归不归?归何处?
满是疑问,其实早有了解答。
便如那岁岁荣枯的花,自有其归宿。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那花树一身香气。那人,满襟的花瓣,一脸的春愁。
春已繁,繁到了极点,春花便要落尽。
红颜知己也罢,梦里相思的人也罢,便在这绚烂而忧伤的落花季节,结了同心。
白天在花雨中漫游,晚上双双在满地的落花中相拥。
从此之后,在这落花纷飞的园子里,让我们终老……
这是勃的相思,勃的梦想,也是,勃的命运……
全诗:
落花落,落花纷纷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撩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