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他的弊端,最好是先了解它理论上的优点,因为他的弊端是相对于优点而言的:
在航天飞机问世之前,人们充满期待,为其预想了五大优越性。除功能强大外,其余四项包括:1.发射成本低:按照预想,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轨道器上的主发动机可用50次、固体助推火箭可用20次,由此推算,每次发射费用只需3000万美元。为此,美国甚至关停了运载火箭生产线,认为用航天飞机替代火箭发射卫星更经济。
2.更安全:相比宇宙飞船径直着陆或海面溅落的返回方式,航天飞机可以水平着陆,这使人们认为其安全可靠性大体接近航空标准。
3.更舒适:航天飞机从起飞到返回的过程中,加速和减速都很缓慢,因此航天员所承受的超重约为载人飞船的一半。
4.发射间隔短:当时人们以为,航天飞机可以像民航客机一样,返回后简单维修就能再次发射。他们乐观地估计,每1至2周就能进行一次发射。
然而事实证明,五大优越性其实只有两项名副其实——航天飞机确实功能更强、更舒适,而它的成本和安全性非但没有优势,反倒成为致命缺陷。
实践证明,航天飞机每次发射费用高达4至5亿美元,主要因为它返回地面后要进行大量维修工作。由此也产生了另一个副作用,它的发射间隔也不像想象的那么短,实际上每年最多只能进行5至6架次的发射。
而其的安全性更是不容乐观。为了提高运输能力,航天飞机被设计得很复杂,包含3500个重要的分系统和250万个零部件,只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分系统或关键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另外,航天飞机发射时,轨道器只能与外贮箱并联在一起,很容易被从外贮箱掉下来的保温材料撞击,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就是由于发射过程中,外储箱脱落的保温泡沫材料击中了航天飞机左翼防热瓦,形成了损伤,最终酿成悲剧。
“哥伦比亚号”惨案发生后,美国航天飞机一度停飞,直至2005年5月,才由“发现号”重返太空。虽然复飞后航天飞机再无事故,但每次发射仍是很大的冒险。
至今,美国5架航天飞机损失了2架,共有14名航天员牺牲。
当年美国搞航天飞机就是觉的航天飞机发射出去再返回,不像火箭发射出去就回不来了,以为能省钱。结果一架航天飞机下来维护费用巨高!都可以造一个航天飞机了。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 000—5 000个的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只有一个就是··资金投入大很多很多· ·而且技术也要得到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