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师》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在《三大师》中,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做是叙事文学的天才,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在论述他们时,不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量重要的,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是他们各自生活和创作中举之则目张的纲。
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成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这本书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
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世界,狄更斯是家庭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和万有的世界。把这几个领域相比较便显出了它们的差异,但从不能用价值判断来重新解释这种差异,或者以个人的好恶去强调一个艺术家的民族因素。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2、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蒂芬·茨威格
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
斯特凡·茨威格在二十年代相继完成了以《世界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三大师》、《三诗人的生平》和《与魔的博斗》。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最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凝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家的心理学”。
茨威格的所有传记作品:《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三位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列夫·托尔斯泰》 《滑铁卢之战》 《巴尔扎克》 《玛丽·斯图亚特》相传是伪造的。因为措辞和政治观点都与作者有很大出入 《约瑟夫·富歇》法国大革命时期,利用共产主义为借口,争夺权利,剥削压迫人民的政治家们的丑恶嘴脸,政治观点和巴尔扎克一样
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