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

2025-05-20 03:09: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

“我把课堂教学时间压缩了30%,空出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我还利用网络,通过飞信、微博与学生交流。”胡心平说。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綦星光主动到企业调研并寻找课程资源。“调研后我豁然开朗,原来生产实际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綦星光说,“不少单位提出要灯光设计与控制方面的人才,学院已着手论证,将尽快开设相关的课程。”
翻开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下学期的课表,记者发现,上面已排上了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常务董事讲授的“现代啤酒酿造技术”等课程。新鲜的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级化工专业试点班学生王荣美告诉记者,试点班的英语课每周有10个课时,比普通班多6个课时,“口语能力大大提高了”。
2011年6月,因为英语创新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完成课业学习,而是要在升入二年级前掌握英语,2010级化工专业试点班40名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有39人通过,通过率达97.5%。
课程管理权下移到二级学院,设置创新课程奖励津贴——
创新机制为课改提供制度保障
新课改启动后,学校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对大量课程进行了减、删、并、借、增。
为此,学校打破了僵化落后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设置调整的权力交还给院系,各专业50%以上的课程,特别是大学后两年的专业课程,主要以院系为主,自主组织教学和管理。学校教务处则由原来对全校课程“一把抓”,变成主要负责公共课、基础课、通识课程等。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二级学院进行课程改革,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也向下放权。“学校教师现在评职称,找关系的没有了,因为全是硬指标:创新课程+人才培养+学术卓越。”徐同文说。
学校还专门设立创新课程建设经费、创新课程建设奖励津贴和讲授创新课程津贴,鼓励一线教师组建团队研究开发创新课程。对教学效果好、专家评价高的创新课程给予专项资助,并在全校示范推广。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校成立课程设置专家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课程设计。课程质量则由课程评估中心负责,定期对创新课程进行听课、评估、检查和验收。
“学校的课程创新将常态化,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以不断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徐同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