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中“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中“料量平”可否翻译为:计量公平?

提供的答案为;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
2025-05-16 09:59:0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可以。

仅仅靠“料量平”这三个字不太好解释,结合前文的“季氏史”可知是给季氏家打工(做家臣)。季氏就是季孙氏,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至于孔子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史记语焉未详。

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具体工作就是保管、出纳。所以说,“料量平”就是计量准确、收支平衡。

简介: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因为也不清楚,于是隐瞒了这件事。

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回答2:

“料量平”不可以翻译为:计量公平。

原文: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译文: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回答3:

仅仅靠“料量平”这三个字不太好解释,结合前文的“季氏史”可知是给季氏家打工(做家臣)。季氏就是季孙氏,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
至于孔子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史记语焉未详。
参照《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再看看上半句话的后半句:“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是不是感觉孟子的话就是史记的翻译呢?
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具体工作就是保管、出纳。所以说,“料量平”就是计量准确、收支平衡。

回答4:

可以这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