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夺取天下和器皿“鼎”有何关系?

2025-05-15 07:33: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鼎本来是古代烹饪的器具,最早的鼎是由黏土烧制而成,后来又有了青铜器做的铜鼎。鼎被视作传国的重要的器具,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此鼎就被赋予“显赫”、“尊贵”、“重大”的意义,也有很多成语也说明了鼎的意思,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

鼎又是用来记录功绩的礼器,周代的时候,国君或者功臣在重大的庆典或者接受赏赐的时候都会铸鼎来彰显自己的功绩,记录重大的盛况。

“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主要写的内容就是楚庄王借口讨伐入侵者为理由把楚国的军队开到了东周的首府洛阳,在周天子的境内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于是派遣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重量。言外之意非常明确了,他想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道德的有无,不在鼎的大小轻重。

因为当初的夏禹有德,各地的诸侯都拥戴他,随之进贡许多的铜材,夏朝才能铸成九鼎,用九鼎来观察万物。后来夏桀昏庸,鼎也随之传给了商。

商纣暴虐,鼎又传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然小但是不能轻易移动,但是如果天子没有德,鼎即使再大也会被移动。周朝的国运还没有完结,鼎的大小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楚庄王听了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将企图夺权的都称为“问鼎”。  

回答2:

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就迁于周朝的镐京。后来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这就是所谓的“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回答3:

首先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鼎都说明了强大,有这样一句词叫一言九鼎,在古代的时候,鼎就代表了多种意思,第一它代表有些东西,其次它又表示强大。

鼎在古代本来是一种做饭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鼎是用土做成地,慢慢的就有了青铜做的鼎。后来鼎就被当作国家的重要器具,也成了一个国家权威的表现,从此鼎就被称为富裕、“尊贵”、这两种的意义,也有一些成语表明了鼎的意思,就比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这些词都比喻一个人比较有名气。



以前用鼎来给那些立过功的人发奖,在周朝的时候,国王或者立了功的大臣在举行大地庆典的时候,那些人在接受国王赏赐的时候,他们都会用鼎来表示自己所得到的成绩,来记录他们当时所得到地一切,其实“问鼎中原”《左传·宣公三年》,他主要写了楚庄王用各种理由把楚国的大部队领导洛阳,在周王的地盘上举行各种仪式。


后来周定王觉得心里不安,他就让人去找楚庄王,当时楚庄王就问他周国鼎的有多的,他的意思很明确,他想和周王比较一下,周王派去地人说,一个国家的好坏,就看他有没有道德,和鼎大小没有关系,因为以前有夏禹有德地说法,各地的大臣都尊敬他,所以才有很多的铜材,夏朝才有了九鼎,他们用九鼎来看一些东西。


所以说鼎不能随便移来移去,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地国王自己本身就没有道德,就算他们国家有在大地鼎都没有用。

回答4:

据说夏朝才能铸成九鼎,用九鼎来观察万物。

回答5:

鼎一般特别尊贵,身份的象征。例如一言九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