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在古代当快递员到底有多难

2025-05-13 11:51: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周礼·秋官》记载,周朝已出现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时至春秋,马匹作为当时最主要便捷的交通工具也被广泛用于快递行业,“马传”正式出现。

秦汉时期出现了邮亭驿置,而快递业较为正规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还出现了专门针对“快递”的第一部邮政法规,即魏国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虽然魏晋开始设置驿站,但风餐露宿彻夜赶路的快递员们并未曾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所谓的邮亭驿置和驿站都仅仅是用于保存马匹和干粮,并非用于人员休憩。通常情况下都是马休人不休,快递员们到达驿站后吃口饭喝口水便立即启程,有时候甚至连脸都来不及洗,更别提睡上一觉了。而那些马匹无法行走之地的驿站均不设驿马,快递员们只能靠徒步行走来完成文书的传递工作,如山西至河南经由的盘陀驿,闽赣接壤之德化县驿,湖北襄阳县属之汉江至王政桥驿,及云贵川等地,或崇山峻岭,或密林险道,既无车辆也无马匹,只有快递员们“走递”消息文书。

或许不少人会认为,“走递”员工作艰辛,相比之下的“马传”员应该舒适许多。然而事实却是,古代交通运输系统虽不及现代发达,但对于速度的要求却并不低。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称的“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