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凤城路名称的来历

2025-05-16 22:04: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因为正处当年凤阙之东,故将这一地区的十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凤城一至十二路。长安城自古又称凤城(属于民间的一种俗称),是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

西汉时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阙楼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



扩展资料

西安凤城路出土文物:西安出土文物中的凤也有不少。如战国时的双凤朝阳瓦当、秦代凤鸟纹瓦当、汉代朱雀纹瓦当、唐代凤头人面壶、菱花形鸾凤飞仙纹铜镜等。

这些凤都具有显明的各个时代的特色。如朱雀纹瓦当:一只凤雀挺着胸,扬着头,阔大的翅膀向上展开,尾羽弯曲翘向前方,一足抬起,似要翩然飞举,呈现着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凤的形象常常被"古为今用",如西安市搞文化艺术节,就将朱雀作为吉祥图案和吉祥物,取"凤鸣长安,再现辉煌"之意。

西安位置境域: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凤城路

回答2:

西安凤城路
西安凤城路
简介
出土文物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简介
4出土文物
位于汉城东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当年凤阙之东,故将这一地区的十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凤城一至十二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安凤城路

外文名
Fengcheng Xi'an Road

属性
道路

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

简介
长安城自古又称凤城(属于民间的一种俗称),是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西汉时所建的凤阙,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阙楼上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

现存的凤阙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今北郊双凤寨村,遗址为两个夯土冢,东西相距50米,东面的冢高4米,围17米;西面的冢高11米,围36米。据史籍记载,西汉建章宫的双凤阙是当时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顶端装的铜凤凰,能随风向转翅,并能根据风力大小发出不同声响。西汉末长安城的宫殿建筑在战乱中焚毁殆尽,惟独凤阙得以保留。东汉迁都洛阳后,天文学家张衡曾亲自来长安参观双凤阙,将其所见的双凤阙写进《西京赋》中,并拟在洛阳建铜雀台。西晋司马邺定都长安时,长安城中杂草丛生,无一间能居住的房屋,只有凤阙巍然耸立。后秦姚苌(chang 音常)建都长安,当他看到高耸的凤阙不禁慷慨歌曰:“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

直到北周时,凤阙仍屹立台上。南北朝诗人庾(yu 音雨)信在《凤阙铜雀》诗中写道:“铜雀何辛劳,转翅到今朝。历尽参(shen音深)与商,风雨益飘摇。”由于西汉凤阙在长安城耸立了数百年,因此长安城便有了另一个雅号“凤城”。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曲江春望》中就有:“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杜甫在其诗作《夜》中写道:“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两千年前的西汉凤阙,以其雄伟坚固的建筑和较高的科技含量,久为后世所传颂。今日位于汉城东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当年凤阙之东,故将这一地区的十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凤城一至十路。这一带如今是高楼林立,街道宽敞笔直,远非汉宫金阙所能相比,今日凤城将会更加美丽。

汉唐故地再来谈谈古城西安的龙凤奇缘再说凤

兴庆宫南大门朱红色的楹柱上,曾悬挂过一副金字对联,是霍松林先生的墨宝,云:"兴华夏龙池龙飞舞,庆长春凤苑凤高歌"."龙池"上面说过了,"凤苑"又有些什么说道呢?"凤苑"是"凤城"的活用,指的是古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城。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同其夫萧史,吹奏紫箫将凤凰引降于京城,后世遂称京都为"凤城".古长安长期为都,因而有凤城之称。杜甫诗句"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章八元诗句"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中的"凤城",指的都是长安。

西安城有十几个门,其中一个向南的门以"朱雀"为名。这朱雀其实就是凤,是凤的一个别称。古人将"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想象成一只鸟,因南方气候炎热,属火,尚赤,于是就将这只鸟称为"朱雀".凤是众多鸟禽的集合和升华,在华夏文化中,任何一种鸟的神化都和凤的形成过程相融合,因此,朱雀当然地成为凤族的成员。只是因其和南方七宿相关,便在方位上主南了。

出土文物
西安出土文物中的凤也有不少。如战国时的双凤朝阳瓦当、秦代凤鸟纹瓦当、汉代朱雀纹瓦当、唐代凤头人面壶、菱花形鸾凤飞仙纹铜镜等。这些凤都具有显明的各个时代的特色,对当今的我们也不乏启示。如朱雀纹瓦当:一只凤雀挺着胸,扬着头,阔大的翅膀向上展开,尾羽弯曲翘向前方,一足抬起,似要翩然飞举,呈现着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凤的形象常常被"古为今用",如西安市搞文化艺术节,就将朱雀作为吉祥图案和吉祥物,取"凤鸣长安,再现辉煌"之意。

回答3:

凤鸣岐山与“凤城”长安,这就是凤城路的故事
如今在位于西安市北郊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共计十二条凤城路,从凤城一路一直排到了凤城十二路。在这十二条笔直、宽阔的道路上,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车辆、行人经过,而在这十二条笔直、宽阔的道路下,却也有一段源远流长的长安往事。

凤鸣岐山

据《竹书纪年》所载,“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鷟鸑鸣于岐山”。文王,自然说的是德政天下的西周国君,即,周文王姬昌。而鷟鸑的意思,就是传说中的凤凰。简而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曾说过一句月亮依附在自己身上的梦话,后来传说中的凤凰就在他治理下的岐山一带开始鸣叫了。这就是“凤鸣岐山”的典故。

在那个商末周初,文明还不是很发达,又充斥着很多封建迷信、鬼神志怪的年代,自从有了这则故事后,很多百姓都认为是周文王广施仁政、广布德政,从而让西周一步步发展壮大了起来,所以才得到了传说中凤凰的肯定。为此,象征吉祥昌盛的凤凰才开始在这里鸣叫、盘旋,而西周最终也成功推翻了商朝,翻开了自己将近八百载岁月的新篇章。

后来王朝不断更迭,学派百家争鸣、兵者挥戈天下……从西周到东周,从春秋到战国,再从秦始皇大一统到楚汉争霸,直至西汉建立后的汉武帝年间,昔日繁华、富庶的长安城才逐渐恢复了自己本来的面貌。

彼时,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为了方便长安城(今汉长安城遗址)内的东西往来,便命工匠在汉长安城的西边,修建了一座名为建章宫的宫殿。而在这座宫殿的东门上,因为装有两只高高在上的鎏金铜凤凰,所以这道门,还有这两只鎏金铜凤凰,也被称为“双凤阙”。

关于双凤阙的高度,一直以来人们都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它有二十丈高,也有人认为是十七丈五尺,但是不论如何,它都是当时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在这栋阙楼上,还有一尊高五尺的铜凤凰,它是我国最早用来测量风向、风速的仪器,东汉时期修建的铜雀台就是仿照它的样式而建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地理学家张衡,为此专门前来观看了一趟。不过在西汉末年,冠冕堂皇、奢华典雅的建章宫,也没能从战火中幸免于难,仅有双凤阙幸运的保留了下来。

西、东两汉灭亡后,由于魏晋南北朝的连年战乱,以及塞北五胡的趁机南下,往日繁华的长安城又一次变得生灵涂炭、杂草丛生,商贾不敢再来,人民四散而逃……期间仅有见证过两汉最辉煌时代的那座双凤阙,巍然耸立在这里长达数百年,继续目睹着长安城内,乃至于华夏九州发生的每一处改变,于是长安城便开始被百姓们雅称为“凤城”。为此,南北朝诗人庾信还特地在《凤阙铜雀》中写道,“铜雀何辛劳,转翅到今朝。历尽参与商,风雨益飘摇。”

如今,当年西汉时期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双凤阙,仅剩下了两个相距50米的夯土冢,位于西安市北郊的双凤寨村中,而位于汉长安城遗址东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十二条凤城路,便是因此而得名的。

历史走过了千年的岁月,带走、掩盖了数不尽的往事和追忆,而那些我们曾以为走远的过去却一直并未走远,就像这十二条凤城路一般:历尽千年、望遍群山,依旧看着那一抹斜阳,笑对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