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对第一书记人员要求

2025-05-16 08:43: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发展经济、致富群众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表,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选准“第一书记”助推精准扶贫至关重要。
准在定位上。“第一书记”背负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务必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使命。被选派第一书记应自觉向沈浩同志学习,把沈浩当做一面镜子,甩开膀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中锤炼党性、提高本领,在了解村情民意中感知感悟群众之苦、群众之难,尽心尽力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准在点子上。基层的情况复杂且千变万化,第一书记到基层开展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对症下药。要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切实掌握村情民意,尤其要找到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 “切入点”。其次每个村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第一书记抓工作的关键点也应不一样。如针对党建乏力、组织涣散的村,要将选人用人、制度建设作为关键点;针对经济滞后、发展迟缓的村,要将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作为关键点。
准在评价上。准确的考核评价是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动力所在,应按照“既考业绩又考口碑,既重形象又重长远”的思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组织谈心谈话制度,与“第一书记”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对履诺情况实行张榜公示、跟踪管理。把工作目标考核与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有效、扎实的考核评价工作,正确评价“第一书记”实绩,做到考得实、考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