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激素治疗组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8.7岁,单纯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1例,同时合并肺结核44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6.5岁,单纯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8例,同时合并肺结核37例。
1.2 方法 激素治疗组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采取2HRSZ(E)/(4~6)HR,并联合服用泼尼松,初为30mg顿服,时间2周,后改为泼尼松20mg顿服,共服6周;胸水量多的,在此基础上同时抽放胸水,每周2~3次直至胸水消失。对照组化疗方案与激素治疗组相同,胸水量多的,同时抽放胸水,仍为每周2~3次,直至胸水消失。
1.3 治疗结果 激素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为7~15天,平均时间为12天,有12例患者出现胸膜肥厚、粘连,3例形成胸水包裹,单纯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新增肺结核3例。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为8~22天,平均15.5天,3例患者出现胸膜粘连,1例形成胸水包裹,单纯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新增肺结核3例。详见表1。
1.4 不良反应 激素治疗组出现肝功能异常9例,恶心、腹胀者16例;对照组出现肝功能异常者7例,恶心、腹胀12例,差异无显著性(χ 2 =0.12,P>0.05),且均通过对症及护肝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停药治疗。
表1 两组治疗结果疗效对比 略
2 讨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机体变态反应增强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起病原因之一。治疗上首先必须正规使用抗结核药物,胸水量多的,则辅以抽放胸水、对症治疗及使用激素(主要是口服泼尼松)等。
本文激素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胸水量多辅以抽放胸水及使用泼尼松口服治疗,胸水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激素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发挥作用是因为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机体敏感性、减少胸液渗出,促进胸水吸收,防止或减轻胸膜粘连的作用。但治疗中发现,激素治疗组中,发现胸膜肥厚、粘连及胸水包裹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考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初、中期,常以炎性渗出为主,早期使用激素可加快胸腔积液的吸收;后期则以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沉着于胸膜或形成纤维硬结,使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应用激素治疗时,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对胶原纤维的降解作用下降,从而使纤维蛋白原、纤溶活性和胶原酶活性降低,促进胶原形成,致胸膜肥厚、粘连加速。在治疗中,激素治疗组新增肺结核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与激素抑制免疫系统作用,而使结核扩散有关。
为此,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应在正规使用抗结核药物,辅以抽放胸水及对症治疗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正规、合理、适当、个体化使用糖皮质激素,以达到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又要注意预防胸膜肥厚粘连及新增结核的发生。
必须坚持抗结核治疗一年以上,中等量以上积液可每周抽液2-3次,抽液后注入异烟肼0.3-0.4和地塞米松5mg,没有治愈胸水可能反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