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九套纪录片栏目,拍摄的片名叫《南侨机工》南侨机工,是指抗战时期,从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们从各个地区先后回到了祖国,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为纪念“南侨机工”的功勋,修建了“南侨机工纪念碑”。
基本由东南亚地区的华侨组成,共3000多人,分别由前后约9批回国支援抗战,为抗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归国后,主要从事滇缅公路的运输和汽车维修等工作。
1985年,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西山为南侨机工们修建了一座“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以此来纪念那些毅然回国为祖国抗战服务的华侨赤子。纪念碑的碑文上这样写道“当年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共有三千多人。有一千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 为国捐躯,另有一千多人在战后回到居住国,而剩下来的一千多人则一直留了下来。目前,幸存者不及百人……”。陈嘉庚先生生前一直对那一千多名南侨机工的牺牲感到不安,他嘱咐后人,每隔几年要去云南昆明代他祭奠那一千多名长眠于云南的华侨青年。2002年清明节,云南电视台拍摄了陈嘉庚先生的孙子陈立人先生来到昆明祭奠南侨机工,并且和南侨机工们的后人见面的情况。
如果滇缅公路意味着抗战的物资保障,那么那些归国服务的南侨机工们就是运输这物资的人,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时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50多万吨军需物资和1万5千多量汽车还有那些无法统计的其他物资及用品,根据统计,抗战中中国军队的物资和装备几乎有一半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来的,而运输着这些物资的汽车,正是由南侨机工们和其他司机一起驾驶的。他们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正如“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底座上书写的四个大字“赤子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