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有没有好办法?
2025-05-17 19:29: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症状类型

1.持续不退的发烧 奶牛持续数日高烧不退,体温日差在1℃以内的高热,称之为稽留热。多见于牛瘤、大叶性肺炎、牛副伤寒和牛败血症等。

2.呼吸困难性发烧 奶牛发烧后伴有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发紫、心跳过速等症状,表明病牛心肺功能受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障碍所致,如肺原性呼吸困难、心理性呼吸困难和中毒性呼吸困难等,多为病危信号,急需从速救治,不可久拖。

3.爬卧不起的高烧 奶牛突然增加运动量,全身出汗,体温升高,可引起奶牛心肺机能障碍,导致奶牛肌肉疼痛,四肢颤抖,常卧地不起,致使心力衰竭而死。

二、防治措施

1.对发烧的奶牛,要及早作出诊断,找出发热原因,针对病因,辨症施治。

当奶牛体温在39℃以上时,应考虑退热,如采取针灸、毛巾冷敷等措施。药物退热,可用安乃近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等。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退烧药,应先从小剂量开始,以防体温骤降,出大汗,发生虚脱。

2.【温馨提示】:牛舒乐含精致同源血清抗体,主用于牛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奶牛乳房炎、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流行热等细菌病和病毒病的紧急预防与治疗,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牛体质。

如遇到牛高热反复不退、且久治不愈的情况的治疗方案:

第一天用牛舒乐(1000kg体重/瓶) 头孢先锋(250kg体重/瓶)连续注射两天,第三天用牛舒乐或核酸肽 肌肉注射(病情严重者可连用三天牛舒乐) 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每100kg体重添加5毫克混合肌肉注。

满意请采纳,如病情紧急(特殊)可点击我头像或名字,有专业的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回答2: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

口蹄疫俗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传染病,最易熏染的动物群体是黄肉牛养殖(特别是鲁西黄肉牛养殖)、水肉牛养殖,它可引起动物口、舌、唇、蹄、乳等部位以水炮为特征的症状。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地及地区间动物及产品的日益频繁,存在着境外口蹄疫疫情传入我国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严格防治措施。 

治疗:香港天宇金牛康肽

       特点:用于预防和治疗牛肺疫、牛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牛流行性热、牛出血性败血症等病毒病的首选特效产品。

回答3:

(1)接种A、O双价弱毒疫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和当地流行口蹄疫的病毒型一致,否则不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发病和流行。

(2)根据“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防疫措施。

(3)一旦发生口蹄疫,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兽医部门报告。

(4)及时把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封锁起来。

(5)痊愈后15天,用20%草木灰水或5%碱水,或1%福尔马林溶液,对圈舍、牛体、用具、粪便彻底消毒。

(6)口蹄疫流行季节,可在淘草缸内放点贯仲或白矾。

(7)正患病的牛,不得外销,也不得屠宰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