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斑癣。花斑癣为真菌所致色素减退斑,呈浅白色,多发生于后背、颈、胸及上肢,呈片状分布,界限不清,轻刮可见鳞屑脱落,与白癜风早期发病易混淆。鉴别要点:白癜风无脱屑,用手指加压皮损处,边界更清晰;而花斑癣加压后则界限更不清晰。
(2)老年性白斑。本病发生于中年以上,常见于老年人,为圆形米粒至豆粒大白斑,稍凹陷,散在分布,不融合,多发生于胸背、四肢,不发生在面部。青少年儿童不发病。
(3)贫血痣。主要特点是出生后即有,黑色素脱失不均匀,边缘不清楚,呈颜色很浅的淡白色斑片,多局限在某部位。多数患者不扩散,皮损随着皮肤增长而增大。
(4)单纯糠疹。本病为多见于儿童颜面的表浅性减色斑,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境界不清,而白癜风皮损色白,无鳞屑,境界清晰。
(5)斑驳病。本病为先天性遗传性皮肤病,最具特征的是发生在额部中央或稍偏部位三角形或菱形白斑,并伴有横跨发际的局限性白发。斑驳病亦可伴发其他畸形,如虹膜异常、聋哑、精神发育异常、兔唇、耳、齿畸形等。
(6)白化病。本病是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史,有的已遗传数代。
本病是全身皮肤、毛发和眼部组织色素的先天性减少或缺乏。毛发呈纯白色、银白色、淡白色、黄白色、金色、红茶色,有如绢丝样光泽,并且纤细如丝。而白癜风是后天发病,白斑周围常有着色过深的边缘,随病程可增多、减少或消失。
(7)无色素痣。黑素体聚集和输送障碍所致。减色斑、单侧、沿神经分布、形状终身不变。
(8)脂溢性皮炎。消退时色减,界限不清,与糠秕孢子菌有关。
(9)黏膜白斑。外阴处多见。角化、肥厚、浸润,瘙痒重。
(10)硬萎三期。肿、硬、萎缩,非单纯颜色改变,须触摸。
(11)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中年人,暴露部位多,无明显萎缩。
(12)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脑、眼、耳、皮肤等多系统损害。
前驱症状:类似感冒,重者伴脑炎或脑膜炎症状。1~2周后眼病期:
双眼急性弥漫性葡萄膜炎。恢复期:发病2月后,上述症状开始消退,皮肤出现白斑,对称、散在,可伴脱发。
(13)其他。硬皮病的色素异常、炎症后色素减退、皮炎、银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