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继位后,为何只追尊祖父为戾太子,而不是追尊为帝?

2025-05-15 12:19: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汉宣帝从什么地方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皇帝位置从什么来,这一点马虎不得。

中国历代王朝都非常讲究礼法,也就是所有王朝必须遵循的一套封建礼仪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正宗。

皇权社会里,皇帝的位置永远只能是一个,而能继承皇位的人是很多的,那么如何来确定皇位继承的纯正性、权威性和认同性呢,那就必须遵循一套礼制。

汉宣帝刘洵登基后,他的身份比较复杂,首先他是前朝废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嫡孙,按照传承礼法来讲,他的祖父刘据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可是刘据在汉武帝后期的巫蠹案中被冤枉,受迫害,被迫造反,最后落得个自杀身死,也牵连了当时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自杀了。

汉武帝在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自杀后,首先废除了皇后卫子夫,其次废了太子刘据,并且新立太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那么这就从封建礼法和法统上确立了原皇位继承的正统由刘据一脉转移到了刘弗陵一脉。

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权臣霍光掌权,并在汉昭帝死后,由于汉昭帝无子可继承大统,就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虽然只有短短的27天,但是从法统来讲刘贺也是继承了汉昭帝的大统的。

刘贺当了短短一个月的皇帝,就被权臣霍光给罢黜了,再立刘病己,也就是汉宣帝刘洵为皇帝,而此时的刘洵从法统上来讲是继承刘贺的法统的。

我们从辈分来看,刘弗陵与刘据同辈,刘贺与刘洵的父亲刘进同辈,而刘洵就继承的是刘贺的大统,虽然刘贺只是个废帝,但从帝王法统来讲,这是相当严谨的。

解决了皇位继承的法统问题,我们就回到题主的问题上。

既然刘洵继承的是汉武帝——刘弗陵——刘贺的法统,那么皇帝的正宗传承就与自己的祖父原太子刘据没有半点关系了,如果刘洵要尊自己的祖父为帝,上帝号,那么他的法统地位就成疑了,也就是从传承关系上否定了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刘洵在登基后依然受制于权臣霍光,如果他做出这种有违法统的事情,指不定又变成了第二个刘贺。所以,刘洵能做的只能是以刘弗陵继承者的法律身份而忘记自己是刘据亲孙子的私人身份,给自己的祖父上“戾”太子的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