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何总忍不住打儿子

2025-05-20 23:33: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小白和儿子   与央视《心理访谈》联动报道———   给他闹烦了真想把他掐死   小白的儿子正上幼儿园中班,看到其他孩子会写很多字,小白也开始让儿子学写字。但她发现儿子坐不住,写两行就不愿写了。她告诉儿子,人家孩子会写多少字了,你还什么都不会,这样训着,心里的怒气就忍不住了,打儿子耳光。起初儿子很害怕,但以后小白越让他写,他偏不写,小白就越生气,打他打得更重,打完后自己到另一个屋子,不理他。等平静下来后,她再去看儿子,总看到他趴在床上默默掉眼泪,或呆呆地看电视,小白心里不是滋味。儿子小时候喝牛奶,有时会弄洒一点,小白就会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笨,端杯牛奶也端不好。其实她也明白,儿子非常小,牛奶洒就洒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反感、心烦,经常为一点点小事情绪失控,到最后就完全爆发了。   儿子刚生下来的那段日子,小白感觉自己得了产后抑郁症,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火。当时,丈夫正在乡下上班,小白一个人带着儿子,儿子不好好吃也不好好睡。特别是到了夜里,小白已经很累,儿子还一个劲儿地哭,让小白非常烦躁。她说,在儿子七八个月时,有一天给他闹烦了,当时真想把他掐死。“我用手环着他的脖子,其实也没用力,就用手摁住他,当时真要失去自制力的话,一用力就会掐死他。等第二天醒来,我想到自己的行为,觉得就像是魔鬼。人家说虎毒不食子,我怎么居然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掐死呢?”   还有一次,她带儿子去父母家,儿子把姥爷种的比较珍贵的一种花的叶子给掐掉了。当姥爷发现后生气地问是谁干的?儿子说是他干的。小白看到父亲的脸色阴沉,马上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当时脸上就有五个手指印。小白觉得如果不打儿子,他姥爷可能会大发雷霆,她知道父亲经常生气,发起火来就像打雷一样,她很害怕听到这种打雷声。小白带着儿子回家后,对儿子说对不起,不应该打他。尽管儿子与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少,但他喜欢爸爸,不喜欢妈妈,小白觉得这样做妈妈太不称职了。   爸爸打了我一次我就想自杀   在小白的家庭关系中,她很惧怕父亲。小时候听姥姥说,父亲想要个儿子,而母亲生了4个女儿,小白是最小的一个。那时候,父亲刚出差回来,听说又生了个女儿时,他对产后的妻子看都不看一眼。在小白还没满月时,爸爸看着不高兴,妈妈也不想要了,准备把她送人。后来被姥姥拦下来,小白就一直在姥姥家养到五六岁。小白记得父亲非常严厉,他们的卧室不准她们姐妹进去。   孩子小的时候最怕的是冷漠   也许,很少有人理解,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怎么会产生轻生念头?著名心理学家赵梅教授说,从人的心理发展期看,5岁左右的孩子是最关键的时期,他(她)内心的自我意识,已影响到今后如何生活、做什么样的人。所以有人说,一个人在5岁时,生命的脚本已经写成了。小白为什么不想活?其实,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最主要的是父母亲的漠视。因为父亲不喜欢女儿,喜欢男孩,所以对孩子的态度是漠视的。而孩子刚来到世界上,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是一种安抚。安抚除了语言,还有动作与行为。比如我们看着孩子笑的时候,那就是对他(她)心灵上的一种安抚,这是一种正性的安抚。还有一种负性安抚,比如遭遇家庭暴力的争吵与纠纷,最后一种是漠视。心理学研究发现,能得到正性的安抚是最好的,但如果没有正性的安抚,有负性的安抚,对孩子来说也比没有安抚强,所以最可怕的是冷漠。每个人都需要感觉到自己生存的意义,这对他(她)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白在那么一个小的自我,那么朦胧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自己的出生是被否定的,父亲不喜欢,她心中就会觉得妈妈不该生我,不该把我带到这个世界。   小白说,在上初一时,有一回老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小白就写了一大串缺点,而没有一个优点。“我一直在否定自己”。有时候,小白希望丈夫能够理解她,希望他能经常夸夸她,但他从来不夸。   小白,女,31岁,结婚6年的她,有一个5岁的活泼儿子,由于丈夫在外忙碌,她大部分时间与儿子一起生活。不知为何,她对儿子经常发脾气,还经常打他,她也觉得这种行为很过分,对儿子伤害也大,却总是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