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吗?

2025-05-15 17:01: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成都”。这样一个终年少见阳光尽是阴霾天的城市居然被地方政府忽悠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真是笑话。 成都天气太糟糕了,10月1日到14日,只有2天见阳光。 在成都生活很多年了,成都一年365天中可能只有70、80天看得到太阳,其他200多天全是阴霾天。 这几年,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二了,仅次于北京,每天就1400辆机动车上牌照,据监测统计成都一氧化碳及含氮废气基本上80%以上都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加之又是盆地地形,废气很难流出盆地调节。随着机动车的增加,成都的空气一年比一年糟糕! 成都可能是全国大城市中天气及空气质量最糟糕、太阳晴天最少的城市了,就这个盆地阴霾天气候,还鼓励大力发展私家车,真是愚蠢!让1400万人都呼吸盆地散不出去的汽车尾气嘛? 每天的pm2.5和pm10的值居然都比北京还高……,无语。 空气差,天气差、终年少见阳光尽是阴霾天、物价贵(除了房价,食品及服装鞋帽等都比北上广深贵,食品及服装鞋帽的价格是中国千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中最贵的),就这样一个城市居然被地方政府忽悠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真是笑话。成都政府还大力忽悠外地人来蓉定居,忽悠说是最宜居城市,就凭天气糟糕,终年少见阳光这一点,成都就算不上最宜居城市。 .

回答2:

进入21世纪,有两个东西把中国折腾得厉害,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城市化。 全球化让中国在与世界共享市场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牵制和约束。一场经济危机就使中国受到很大损害。外国印钞票,中国遭殃。 城市化进程是一颗美丽之星,在追随它的道路上人们却甘苦尽尝。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就对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在大规模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此后人们在城市发展与经营中总是小心谨慎,尽量扬长避短。 成都提出的世界田园城市的想法,似乎想在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中寻找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但是,提出“世界”这个词未免太虚荣或叫自不量力。 成都市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布局从层次到数量都很明确。如1个特大中心城市,14个中心城市,34个小市镇,151个小城镇。但是,同样的政府文件中又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划分:即中心、副中心、分中心、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农村集中居住区。规划概念与行政概念的交错是否出现混乱我们无法评价,但它说明城市、城镇、农村居住区这种社会聚居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其实在霍华德的思想中,田园城市本身就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我们发现,由于历史沿袭与社会浮躁,更因为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中国的许多地区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集中统一与规范协调的规划建设被置于重要位置,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则常常受到忽略。而后者是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丰富多彩、最富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源泉。 误区就在这里开始形成:是否城市发展的形态就是一种大家都共同遵循的演进模式?是否城乡一体化就意味着做大城市而缩小甚至湮灭农村?如果大多数的城市、城镇、乡镇都像一个模子倒出来,如果今天把所有的农民都变成城市人,而明天又有更多的人想逃离城市愿意重拾耕牧之乐,那将会出现人类社会自身折腾后的又一种尴尬。历史的发展已经使现代文明渗透进当代社会的每个角落。大都市、小城镇与乡村的发展虽然各行其道,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却是殊途同归,文明共享。它们的社会生活形态区别较大,可要说谁的生活环境与品质更优则难辨高下。 更糟糕的是,在成都发展的许多方面模式,你都可以在中国其他城市找到。而所有的城市病,成都也未能幸免。

回答3:

只是相对于其他更糟糕的大城市来说,成都比较宜居。其实一些环境好的小城镇,才真正的宜居,只是挣钱的机会少了。

回答4:

作为一个93年就到了成都的人来说,我觉得成都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糟糕了。电瓶车是成都最失败的事情之一,人走在路上,几乎不再有一点安全的所在,一个个风驰电掣的小摩托令人望而生畏,小街上,处处的狗屎,处处的占道经营,处处的路边画一条线就可以合法停车,成都,我对你很失望!

回答5:

可能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