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 “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关于闹房来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而且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剽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以自残和被虐来表明男人资格, 甚至拿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义。闹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一原始习俗。形式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闹洞房方式的讲究 过去在闽南,不管城市农村,风俗差别不大,闹洞房的风俗是都有的。那时候新娘一般都不参与其中,基本上也不说话,要闹也是闹新郎。总的说来,闽南传统的闹洞房都比较讲究伦理道德,方式随和,大家客客气气。 当然,农村一些地方也有相当粗俗的闹洞房方式,如把青蛙藏进新人被子里,新人翻开被子就被吓到。还有半夜在新房外放鞭炮吓人,害得新人一个晚上不敢睡觉。更恶劣的,半夜把新房屋顶的瓦片掀开,灌水进去,让新人无法睡觉。这些都是不讲道德的,是受到公众批评的。当然,这些行为也是非常少见的。 现在有些闹洞房怪招,也相当粗俗,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一种倒退,大家要果断制止。在如今文明社会里不应该再出现这种恶作剧,闹洞房方式应该讲趣味,讲幽默,活跃气氛就好。新人和亲友要互相尊重,免得大家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