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文学发展脉络,纲要式,不要详细讲解

2025-05-18 14:43: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是远古的歌谣和神话。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字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中国在远古时代曾经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第二章 《诗经》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秦汉文学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司马迁生长于史官家庭,后又转益多师,他青年时又有漫游经历,为继承父亲的遗志而写《史记》,遭李陵祸受宫刑,隐忍含垢,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写作。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三章 陶渊明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盛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不详,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后游历天下,天宝时为供奉翰林。后因入永王幕而获罪流放,途中遇赦而还。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重要地位。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繁荣,元结和《箧中集》的诗人们一变盛唐诗人诗中的理想色彩,而转向写人生悲苦。杜甫将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巅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表现了更广阔更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用叙事手法写时事。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情感世界时,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第二节 朱敦儒 朱敦儒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南渡以后,词人歌唱民族的悲剧和社会的苦难,从而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词风也从柔丽婉转变为慷慨悲凉。在这一词风转变过程中,张元干最为典型。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李纲和岳飞虽然并不以作词著名,但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不仅奋不顾身地致力于保家卫国,也用词作来表现他们的斗争精神,为抗金救国而呼号,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和范成大 杨万里的诚斋体诗的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 张孝祥是辛派词人的先驱者,风格骏发踔厉,自成一家。陆游词风格虽然多样,但未熔炼成独特的个性。陈亮与辛弃疾词风相似,刘过是在写词上有意识地效法稼轩。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关汉卿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七章 汤显祖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