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内心承受的压力很大。怎样释放自己的心理压抑,也就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心理学上的压抑是指心理上感到束缚、抑制、沉重、烦闷的消极心态。压抑通常表现为心情沉闷、烦恼不堪、牢骚满腹、暮气沉沉,时不时有股无名火,似乎一切都令人生厌,既不能分享他人的喜悦,也不能分担他人的忧愁,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难以产生共鸣,失去广泛的兴趣,成天拘泥在自我约束之中,心中似有块石头难以消除,严重时还会有绝望之感。
压抑感一般在以下几种情景中最易发生:
一是当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种需要又十分强烈却又无可奈何时,压抑感就会油然而生。无论这种需要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是有条件满足的还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只要这种需要是梦寐以求的却又无法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感到压抑、郁闷;
二是当社会的总体要求与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相背离,但又不能为所欲为时,就会感到受束缚、受压制,产生压抑感;
三是当学业、职业负担过大,竞争的压力过重,社会、单位、学校、家庭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会感到时时处处力不从心,感到焦虑和消沉;四是当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产生隔阂而又无力扭转时,就会感到无奈、沉重而产生压抑感……尽管一个人自卑、忧郁时也会产生或伴随压抑感,但以上这些情形的出现则一般更容易产生压抑感。
压抑与忧郁不同。虽然忧郁能产生压抑感,压抑有时也会伴有忧郁,但忧郁仅表现为忧愁郁闷,通常没有被约束、被压制的感觉;而压抑则表现为心情郁闷,心里仿佛有块石头压着,有明显的束缚感、抑制感,且有强烈的发泄欲望和冲动,以致经常吐怨言、发牢骚,似乎有股无名火在心中燃烧。所以,尽管忧郁与压抑都同属情绪失调,但内心体验是不一样的。
压抑与压力不同。压力是人对来自内心和外界环境的心理反映,当人不能承受外界对自己的期望时,便产生了压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成动力,但过强的压力,则可能会使人们在工作时无精打采、精神恍惚;一旦压力与能力反差太大,执行者就会承受不了,效率也会越来越低。而压抑则是无法排遣内心忧郁和郁闷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情绪。 人要学会释放压抑,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在此,建议采取这样的方法:
一是调整自己的欲望和工作目标,正确处理好自己的需求与实际能力、社会要求与个人愿望、竞争与奋斗的关系,使自己的需求不致脱离自身现有的能力而好高骛远、漫无边际,个人的愿望不能违背社会准则和要求而为所欲为、损公肥私。
二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互帮互爱,心理相容,从而做到既能悦纳他人,也能被他人所接纳。
三是当压抑感产生时,要及时疏泄。可以通过面壁自语甚至尽情喊叫发泄自己的不满、怨恨和痛苦;也可以与知心朋友促膝谈心、倾诉衷肠,或者给知心朋友秉笔直书、抒发胸臆;还可以结伴外出旅游,让大自然的风光和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洗涤心中的种种郁积。这样,心情就会轻松,压抑感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四是培养一种爱好和兴趣。在闲暇时,不妨潜心去研究自己的爱好。比如,喜欢养花,喜欢艺术,喜欢音乐,等等。这些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可以多运动,多出去散散心,多出去旅游!!!这样心情会美哒哒!!!
找人聊聊天,出去走走会好点的,要学会释然
哭出来最好,无论男的女的,别怕哭不出,想想办法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