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D元素处于偶数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两个,则B也处于偶数族,且B的族序数+2=D的族序数,故B、D不能处于第一周期,由于不是同主族元素,故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原子序数C>B,则B为碳元素,C为铝元素;原子序数D>C,所以D为硫元素;原子序数A<碳元素,且A为主族非金属元素,由于A、B、C、D是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所以A为氢元素;E、F也是短周期元素,E与D同主族,则E为O元素,F与A同主族,则F为Na元素,
(1)F2E2为Na2O2,其电子式为
,含有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H、O、Na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R为NaOH,用惰性电极电解NaOH的稀溶液,实际是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OH浓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故pH增大,
故答案为:2H2O2H2↑+O2↑;增大;
(3)六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酸性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Al2(SO4)3等,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H2SO4等.25℃时,pH=a的M溶液中氢离子为水电离出的,所以M溶液中H+浓度为10-amol/L,N溶液为酸溶液,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mol/L=10-14+amol/L,故二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10-amol/L:10-14+amol/L=1014-2a,
故答案为:Al2(SO4)3等;H2SO4等;1014-2a;
(4)B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C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为偏铝酸钠,D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为硫酸钠、硫酸氢钠.乙为偏铝酸钠,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则丙为硫酸氢钠,甲为碳酸钠,
①向偏铝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开始氢离子不足,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当AlO2-反应完毕,再加入硫酸氢钠,溶解Al(OH)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硫酸氢钠溶液,开始发生反应Na2CO3+NaHSO4=NaHCO3+Na2SO4,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继续滴加硫酸氢钠,发生反应NaHCO3+NaHSO4=CO2↑+H2O+Na2SO4,故现象为: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故答案为: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大量无色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