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鉴赏的依据是审美规律,符合美的本质的艺术品往往被认为是美的作品。但是审美标准是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因此,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只有新颖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也成为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艺术设计是独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现代艺术设计不仅与审美和视觉造型形式有关,更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和创造方式,换言之,现代艺术设计是采用机器生
产方式的现代工业社会中,设计家在注重设计对象的视觉造型形式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强调设计对象功能的活动。艺术设计家的劳动既是精神生产劳动,又是物质生
产劳动;艺术设计作品既是强调功能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品。
人类的审美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由于各人的实
践活动不一样,人们会有不同水平的艺术美的鉴赏力,也有不同水平的科学美的鉴赏力。前者取决于人们的艺术素养,而后者取决于人们的科学素养。马克思曾指
出:“从主体方面看来: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
力量之一的确证……”。有的人并不能感受到艺术美,是因为缺乏“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的人感受不到科学美,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判断力和
鉴赏力”。我认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有以下几个:
标准一:功能美
中国的艺术设计有很长一段
时间将审美和功能截然对立而不是看成统一的整体导致中国艺术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的落后。徐恒醇在〈技术美学〉一书中说:一切产品都是人们
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
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在艺术设计作品的功能美的形成过程中,合目的性体现了作品的实用功
能所传达的内在尺度要求,即构成物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等因素所发挥的恰到好处的功利利用;合规律性则体现了功能美形成的典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
积淀、选择、抽象、概括、同化、调节和建构。
功能美作为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实体的美,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审美形态,也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审美形态。借助于功能美,艺术设计作品可以再现其材料和结构,突出其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合理性,给人以身心的愉悦。
标准二:形式美
形式美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比例、节奏等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物质材料自身的美是最天然的美,玻璃的明亮、透彻,珠宝的瑰丽、奢华,白色的纯洁,红色的热烈,兰色的洁净等。然后它们又按照如下的规律组合起来,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1.整齐:是最简单的形式规律,其特点是一致和重复,体现为统一的秩序。
2.均衡:不同的形、声、色交替重复,形成既有变化又统一的美。
3.比例:是作品的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存在于空间的比例和存在于时间的比例。黄金分割以8:5或1.618:1的恰当比例成为美的经典比例。
4.对比:是在作品中对立和统一同时并存。使人产生鲜明、醒目、振奋的感觉。
5.节奏:是指在作品中某种元素有规律地反复,形成有秩序地连续。
6.和谐:是作品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最高形态。丰富中体现单纯,自由里寓有秩序。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广告设计与运作活动强调功能的意见曾经占据上风,只要效益好就是好广告,广告设计与企业经济密切合作所取得的巨大
成功更扩大了这种极端的“经济学中心主义”的影响。在这种将设计与艺术割裂、对立的观点的影响下,许多广告设计缺乏形式美感,格调低下,引起人们的强烈反
感,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近年来的现代设计作品在其设计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在强调功能的基础上,让自由和秩序在“混沌的边缘”互相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秩序
美感。
标准三:科学美
马克思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类的本质。科学活动是人类实
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科学活动的物化成果,即科学的理论、公
式、发明等,成为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淀,或者说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由于伟大科学成果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因此成为“科学的艺术品”,成为一种“艺术杰
作”。
科学知识的每一次突进都带来一次艺术设计思潮上的波动。40年代以原子、电子为首的技术革命,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及90年代的
生物技术革命等,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艺术设计都是一种新鲜血液的更新,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在艺术设计中所用的现代技术,也是以科学作为背景的。设计其实是
一个在进行产品技术构架前的准备阶段,而因人类的这种设计活动使其占有较高的地位,事实上是一个技术劳动的智力过程,不少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便是艺术与科学
技术结合、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设计的结合,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归,将是更高层面的
历史升华。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