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唐朝交流学习留学做官等外国使者
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唐与新罗形成册封与朝贡关系,崔致远12岁入唐,18岁进士及第,28岁离开唐回到韩国,被韩国学界尊为“汉文学鼻祖”,因此牌位被供奉在韩国成均馆大成殿内
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奈良飞鸟寺,如今是考古发掘现场,645年,一场政治变革发生在这里,结束了大豪族垄断政权,开始了大化改新,中央集权,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大化也是日本天皇模仿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年号
663年9月,日本水军救助被唐朝与新罗联军击败的百济旧部,在朝鲜半岛中部白江口遭遇唐水军,日军800艘战舰4万人对唐军170艘战舰7千人,以日本损失400艘战船近万人而告终,在感受唐朝强大后,日本加快学习唐朝脚步
奈良平城京历史博物馆谴唐使船模型,整个唐朝时期,日本共派出19批谴唐使学习唐朝方方面面
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达到高峰,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空海大师长期在中国留学,跟着韩方明学习书法,终得颜体真传
日本现在的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省略或简化创造而来的,起初日本将汉字称作真名,日本字母为假名,从唐留学归国的空海大师、吉备真备等人对假名创制传播有很大影响
空海大师在长安学习密法,后在日本大阪不远处高野山创立佛教真言宗,如今高野山成为日本最神圣的佛教场所
应日本天皇与佛教之邀,743年,律宗高僧鉴真先后五次试图东渡日本,因种种原因失败,第五次航行中不幸双目失明
753年,66岁鉴真第六次渡日,在日本弘扬佛法10年,地位极高,被尊为“过海大师”
唐玄宗时期,年轻的新罗王族金地藏放弃安逸生活,乘船涉海来到中国,到处游方,看准了池州九华山,入山修行,住在岩洞,过着清苦的禅修生活,去世后民间留下很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
除了日本和新罗,与唐朝交流的还有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港是唐对外贸易最大港口,每年外国商船有四千余艘在这里停靠
671年,唐高僧义净从广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在印度周游佛教圣迹,在印度那烂陀寺学习十年,685年从海道东归,在南海滞留十年,于695年回到洛阳,在南海期间写下了两部巨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了从贞观十五年(641年)往后40多年里57位僧人到南海、印度游历求法的事迹,;另一部是《南海寄归内法传》,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主要记述印度与南海地区佛教社会生活和发展状况
在义净之前,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的高僧玄奘法师,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天竺各地,16年后回到长安,撰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历史地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