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的对策
1.各部位轮换注射。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很多,有前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外侧、腹壁及臀部等不同注射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吸收效果依次为腹壁>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一般来说,因为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所以提倡注射部位交替使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2周左右。尤其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处重复注射,可将注射部位划一“井”字轮流注射,相邻注射点应间隔1~2厘米。年龄大的患者记不住上次打的哪个部位,可在一个本上画图标记下来,统筹安排今天打哪儿,明天打哪儿,数天后才回到原点。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活动可促使胰岛素吸收,因此,注射部位不要选择在活动量大的肢体上,以免胰岛素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便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肤清洁健康,一旦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等现象,要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并及时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外用药物促进局部皮肤的恢复。刚刚出现红、肿、热、痛或硬结等现象时,不要马上热敷,等24小时反应稍退后再热敷。有过敏现象者,还应行抗过敏处理。记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避免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的最好方法。
2.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一般的注射技术提倡的是“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这是注射的无痛技术绝招,对于身体过于消瘦的患者,注射时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角度为45°。在腹壁和大腿等部位注射时,由于皮下脂肪较厚,同样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但注射角度要大一些(一般正常体重者可达90°),对于超重者腹部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但在大腿部位注射时需捏起皮肤进行注射,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用胰岛素笔的病友在注射前要先确定笔中是否还有足够的药液,然后上下左右摇一下胰岛素笔,使药液均匀,避免沉淀。胰岛素类似物速效和长效基础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来得时、诺和平是澄清的溶液,注射前无需混匀,可直接注射,非常方便。注射时调整好剂量。注射完毕后,不要立即拔针,应停留6~10秒钟,然后再拔针,以确保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
3.正确消毒和及时更换针头。正确消毒和及时更换针头都是为了避免感染。使用胰岛素笔的病友,一般用75%的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对于有酒精过敏史的病友,可以用生理盐水消毒,消毒范围是以注射部位为中心5厘米见
小苏现在使用无针再住,生气是可以避免硬结的,没有任何问题。
纪立农教授领衔的FREE研究迄今为止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无针注射器研究,研究显示,无针注射胰岛素,患者疼痛感更低,满意度更高,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消除了患者的恐针心理,同时避免了皮下硬结的产生、感染、断针等风险,并且可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中医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