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受限股占有多好吗?

RT,60%受限 40%流通这种股票风险怎么样?有什么影响吗?
2025-05-14 20:09: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目前,证监会推出了股权分置试点方案,一时间,大盘下跌连连,怨声四起,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非流通股东不愿让利太多,流通股东又嫌让利太少,证监会大有对局势失去控制之势,一些专家也试图正面引导,可惜流通股东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讲政治,学雷锋的,用脚投票成了他们唯一的行动.

  那么,股权分置试点该不该搞,推出的时机是否是否恰当呢?
  我认为该搞,时机也是恰当的.
  关于股权分置试点的成功对于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治理乃至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有关媒体说得很多,都对,我在此就不想再多说了,相信朋友们也没有不同意见.

  那么,时机呢?我认为也是对的.理由如下:
  1.从2001年开始的大调整,其性质是对从96点开市以来直至2001年牛市结束的长达10余年的上升空间的总调整.因此,从市场平均成本的角度看,应该是走到将这14余年的所有参于者的平均成本附近.目前,到这个月为止,这个点位准确的说是1145点.对此,欢迎论坛里的技术高手们验证,谁有不同意见?那么,也就是说:这个点位附近,将有着自调整以来,最大的支撑力度,是不会轻意有效击破的.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个点位一旦被反复确认为有效击破,那么,就会再次形成破位,给市场的心里带来摧毁似的打击,因为再往下走,我们已经无法找到平均成本支撑了.

  2.江恩正方.国内研究的朋友很多,说起这个,可能争论就很大了,本人也不敢说自已的就是真理.但是,我用自已设定的这个模型在2004年底,对香港股市和美元的中长期走势进行预测,现在看来结果应该是都蒙对了,这个有贴为证,本人把它发在了另一个论坛上,有些朋友是了解的,你要是不信,我也没有办法.用它来验证港股和沪深股市的过去走势,也很准确.也就是说,从点位和时间上看,目前股市都在一个长期趋势转势的临界点上.

  3.本人还对资金的流动融合时间和空间的数据做了一些自制的追踪指标,输入电脑,实践证明,特别是对于长线的趋势判断,很准确.现在这些指标显示,资金的退出动力已经进入末期.

  因此,从技术上讲,中国股市今年内,绝对具备了转势的条件.那么,是不是有了条件,就一定会转势呢?不是的,条件只能说是股市的转势内因具备了,但是,内因要发生转折,必需要通过外因的引导,说通俗一点,就是:势在,还要人为!否则,索罗斯在投机生涯里就不会犯错,江恩大师也不用在交易中设立众多的纪律.我们相信,两位大师是掌握了真理的,但是,他们也只能看见市场的自身规律,而外部的人为干饶,他们把握不了,所以,也有错的时候.

  所以说,管理层在这个时刻,推出股改,是看准了时机的,因为股改权分置,正是中国股市绕不开的一个死结,这种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并加以化解的做法,从战略上讲,是对的,主要矛盾化解了,次要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从试点的目的看,就是为了除去这个死结,为牛市的来临扫除障碍,制造条件,非流通股东也因此彻底盘活了手中的股票,找到了资本退出的方式,因此,这,应该是双方共赢的事.

  可是,为什么效果却不好呢?

  首先,我们要对试点方案的判断标准下一个结论,试点方案好不好,我认为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能够使股市长期稳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个说法,有朋友反对吗?
  那么,现在股市并没有稳定,流通股东一片哗然,跌势绵绵,试点方案就一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吧?其核心矛盾,就是补偿的公平之争.即然是市场的问题,我认为,就应该按市场的规律办,这,也是管理层的思路.

  一.怎样看待在这场全流通试点中的公正点.

  通过分置试点,使市场形成转折,既然是管理层,非流通股东,流通股东都希望看见的共识,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流通股东视分置试点方案如洪水猛兽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是嫌补偿少了,而实质是害怕非流通股东上市后疯狂套现而带来的暴炸式扩容压力,以及由此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的动荡.否则,你就无法解释有那么多的股民朋友提出非流通股缩股流通的办法,因为那样他们并没有拿到补偿啊?你要说,可是每股市盈率提高了啊?对,这对非流通股东而言,是损失了股票,但是,市盈率的提高是全体股东共享的,而且,原流通股东如果因此使手中的股票得到了溢价收益,那也是市场里的博弈行为,不能说是非流通股东给流通股东的补偿,因为缩股,只是提高了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而已,从而纠正原有的股权分置下带来的持股成本的不公正.同理,送股也好,扩股也好,送现金也好,都只能算是对原有不公正的纠正.我们即然承认原有股权分置是制度缺陷,那么,就要承认直接接轨对流通股东的不公正(要是当初就是全流通的,没有制度缺陷,你能按那么高的溢价发行股票吗),所以,全流通的前提就是通过改革,试点,重新找到公正点.既然是市场的公正点,那么,我们就应该按市场的要求办.

  那么,市场的公正又以什么为判断标准呢?

  我们就让市场来说话,那就是:当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时候,不能对流通市场产生冲击.也就是说,股价该怎么走,还得怎么走.大家赚多赚少不重要,但是,70%以上的人要有钱赚.这就是公正.

  但这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因为非流通股全流通多少就是意味着股票现价产生多大比例的除权效应.这部分除权效应是由流通股东手中的股票贬值为代价的,而非流通股东呢,却可以在流通后享受溢价带来的暴利.这对流通股东当然不公平,那么,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做出适当的补偿是必要的,关于这一点,证监会以通知给于了肯定,市场各方也已经达成了一至.

  那么,怎样来进行补偿,补多少才能体现公正呢?别急,我说了,市场的事,就应该借助市场之手来解决.
  首先我们来看看流通股东也就是市场的要求:

  .表面上看,流通股东是在争取更多的补偿,但实质,似乎并不是这样.我们来做什么?来赚钱.那么,只要是有钱赚,并且回报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股市对我们流通股东就有吸引力,在这个效应的带动下,后续资金也会有进场的动力.至于怎样赚到的,是试点补偿,还是持股后上涨的溢价,对我门来说,并不重要!这个论点,朋友们同意吧?

  同意了这个观点,我们再往下看:

  请看最近的市场,按理,只要现在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做出了补偿,就该是利好,至少是短线利好,对吧.四家试点公司复盘后的前两天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市场何以反而不买帐,连一个短线的整体走好都没有?很明显,补偿不能让流通股东满意.那么,加大补偿比例.对,是这样的,这是获得流通股东认同的唯一办法.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说再多的补偿,也同样是短线利好啊,前面已买的流通股东,肯定可以在被选中后获得暴利,但是一旦除权,后来的流通股东什么也得不到啊?为什么又说加大补偿也是后来的流通股东的利好?你会说:这还用问,市盈率低了啊.我说:错!这正是问题的实质!

  清华同方按照你的回答之理论,应该是市盈率唯一没有降的一家试点公司,但是,它却是四家中最被市场认同的.也是唯一一家带动了整个同类板块上行的公司.而且,我告诉你,清华同方按现价除权的话,只要试点成功,行情反转,它还会继续走好,在两年内,再次看到8元/股以上不是问题.(申明,我没有同方,更不是庄托,写在这里,供大家将来验证.)但是,试点失败,崩盘后,它也会向三元甚至以下靠拢.
  同样,紫江企业,很明显,紫江的净资产才1.90元,10送3股非流通股,每股的补偿算下来才0.57元,是四家中最少的,但是,却是市场里叫好声最多的,今天,我看见有一些媒体已经在向股民们推介它了,这是四家试点里的第一次,这就说明了紫江的试点第一个得到了市场的继原有流通股东之后的后续投资者的认同.
  再说三一重工.从简单的算法上讲,三一重工的补偿折合为资金的数量是最多的,为3.25元/股,可是,受到的市场批评最多.我们还是从市场走势上来说,在其复盘的第二天上午,三一重工就高开后,大幅放量下跌,最大跌幅达7%以上,第三天,更是跳空低开,又一次大幅放量下跌,最大跌幅达6.48%,到了下午,才被拉起,(结果第二天出台修改2004年度送红股方案,显然是提前得知消息的机构所为)但全天跌幅仍达4.7%.即便是出台了10送5改送10的分红方案,市场反应也并不理想,当天连涨停都未能拉上去,且继续放大量,部分资金继续借利好出货.在这以后,才好不容易启稳!应该说,这是一个走势仅次于金牛能源的最差走势的试点公司,要是没有送红股方案的利好掩盖,只怕,三一已经回到了五一前的收盘价附近甚至之下.估计除权后,还将继续遭到流通股东的抛兽.由此可见,简单的补偿多大的数字并不是试点成败的关键.
  最后,我们来看金牛能源.应该说,这是四家中成长性最好的公司,其四月份公告:上半年业绩将同比增长100%以上,至少在年内,称得上是一家绩优高成长公司.以这个公告推之,以其五月除权后的股本计算,今年全年的收益将在0.75元/股以上,假如,我们以它在五月停牌前的价格除权,则现价将是8.5元/股,仅11.3倍市盈率,按照正常的除权后的走势,这个水平的市盈率我不敢说填权,但至少不会贴权吧?宣布10送2.5非流通股的补偿方案后,市盈率将会降至9倍,恐怕比接轨后的国际水平还要低了.而目前的现价呢?仅7.64元/股,反而下降了10%以上.这是补偿,还是到贴,大家看清楚了吧?这说明了什么?你难道还能说,只要股票自身有价值,未来前景良好,送2股还是送3股,或着4股的补偿方案并不重要吗?

  这就是市场,它有着自已的价值判断方式!

  那么,市场要的是什么?流通股东要的又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流通股东要的是一个整体可以赚钱的长期稳定的上涨的市场.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预期!不要跟我们讲政治,也不要跟我们讲改革的意义,我们讲赚钱.所以,股权分置的问题,要么,在牛市中解决.要么,在崩盘后平均股价两元以下甚至更低后自然接轨,再无第三条路!

  现在为什么没有牛市,大量的场外资金不愿入场,就是害怕全流通开始后的巨大扩容压力的心理预期.所以说,试点要想成功,就必须在试点中要消除流通股东的这种顾虑.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清华同方和紫江企业会成功而三一重工和金牛能源却得不到投资者的认同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那就是:前两者试点实施后,并无大的非流通股上市压力,而后两者,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却高达50%左右,非流通股上市压力很大.也只有这个结论,才能解释市场对四家公司股价的不同反应.

  那么,补偿到达多少才能有效化解非流通股的流通减持压力呢?我们也让市场来说话.请大家先看以下数据: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ST兴业: 2.29%
  飞乐音响: 19.18%
  爱使股分: 7.25%
  申华控股: 13.75%
  飞乐股分: 24.31%
  方正科技: 7.02%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全流通后,中国股市大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清况:

  1.业绩较好,行业前景较佳,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大股东相对会看好自已的企业,持股比例会较高,达到30%左右,如这次试点的清华同方,34%的持股比例很难使得大股东大量减持.
  现在股市中的特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等估计持股比例当到了30%左右后大股东都不会轻易减持,一方面是看好企业前景,另一方面也是控股反收购的需要.

  2.行业壁垒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但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股分就会较上面的优质公司大股东所持股分为低.从上面的全流通概念股看,一般大股东所持股分比例在20%左右.

  3.绩差,且行业前景一般的公司,大股东控股的比例相对会更低,一般在10%左右足矣.

  4.高于30%而不原意在高溢价下减持的公司,估计极其少见.在这里不做讨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市场保持稳定,那么,前提就是,最终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应该降到整个股市总股本的15%左右,当然,要想一步减到这个位置也是不现实的,留出一定的减持空间我们流通股东也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每年的流通数量在市场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影响市场的稳中有涨格局,也就是要能保持慢牛走势,让流通股东进入股市能有钱赚,这是共赢的基础.

  假定股市能够反转,而反转后能形成长达三到五年的牛市,那么,用前三年时间,在管理层的限制下,非流通股东手中的股票通过减持后,平均剩余量达到总股本的15%,而按照证监会的通知,每年减持的比例为总股本的5%,那么,三年时间留下的减持空间有15%足矣,这样,在全流通方案中,实施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应该超过总股本的30%.对此,建议管理层应该用文件的形势规定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对扩容的压力感到放心.从而为牛市的转择提供条件.

  下面,我们再对现在沪深股市的整体股本构成做一个了解:(截止2004年底)

  两市总股本:7150亿股.其中非流通市值:4950亿股,流通股2250亿股.

  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9.23%,流通股占总股本的31.46%.

  假定非流通股通过补偿方案的实施,剩余股分占总股分的30%,则非流通股变为:2145亿股.那么,补偿给流通股东的股分总数为:2805亿股,以现有的流通股数为准,补偿比例应为:1:1.25.方法可以多样,扩股,送股,非流通股缩股等,都可以,总的原则就是:通过补偿,把非流通股东的股本限定在30%以内.这样,市场必然稳定,扩容的压力也就化解为无形.

  说到这里,可能非流通股东不干了.说我们凭什么要放弃那么多的股分呢?很简单,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有了共识,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要解决,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大家一起努力,迎来股市的反转,在牛市中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双方共赢,也是管理层所乐于见到的.更是中国经济的幸事.
  而非流通股东做出的这种比例的让步,正是牛市来临的前提.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你非流通股东要是不乐意,还是那么霸道,什么我是大股东,我说了算.那好啊,我们流通股东无所谓了.惹不起你,我们认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们也懒得跟你争,不玩就是了,退出股市.可以了吧?当然,国字号的资金要陪你玩,那是他们的事.不过此时估计,基民们也该忙着赎回他们的血汗钱了!那你要说了,股市下跌,你们中小股民也惨啊?你又错了.如果这样的事一旦发生,股市向着平均股价两元甚至一元的方向迈进指日可待,现在卖出,你说我们是亏还是赚呢?我们出货,至少不必请谁批准吧?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跑得没机构快,对吧?所以,在这场改革中,流通股东不是弱者!

  上面的事情一旦成真,(目前确实有这样的趋势)那么,你非流通股东也就一个子也不用补偿我们流通股东了.就用第二个方法解决吧,平均股价到了两元或者一元直接接轨!

  你选哪种呢?哪位朋友还有除了这两种接轨方法外的第三种,请讲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说到这里,肯定有部分国有资产的维护者要出来讲爱国了,停!我们入市不是来讲政治,学雷锋的.我们买股票,就是支持改革.但是,我们要赚钱!没有公正,不能赚钱,我们就退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心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我可以向韩国人那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给国家捐款,但是,我决不会留在一个没有公正的市场里任人宰割!因为,那样做,就是对掠夺的容忍,就是对公正的践踏!!!

  这就是用市场的规律来解决公正的办法.公正,就是双赢,就是股市转折的开始.说到公正,有很多朋友试图用非流通股东出了多少多少资,流通股东出了多少多少资来折成股分,还有反方的所谓西瓜和西瓜子说,等,本人并不赞同,因为那样去争的话,恐怕再算上个十年,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再者,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决对的公正.对全体流通股东来说,能有70%以上的人在市场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