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在是什情况?

2025-05-17 08:04: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记者27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确权集体林地27.05亿亩,发放林权证1.01亿本,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政策不断完善;集体林业发展活力逐步显现。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集体林地面积27.37亿亩,集体林森林蓄积达54.25亿立方米;分山到户,让1亿多农户户均拥有了近10万元森林资源资产,在集体林业经济的带动下,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每年增幅20%左右;2016年全国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已达3000多亿元。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下一步将从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等方面继续深化林改。

林权改革收益的是国家和个人,所以老百姓都很积极参与改革之中。

回答2:

集体林权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包括:《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分配给农民个人所有的通过合作化时期转为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种植、培育的林木;集体和国有林场等单位合作在国有土地上种植的林木;“四固定”时期确定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林地 ;林业“三定”时期部分地区将国有林划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且已由当地人民政府发放了林权证的。   为什么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对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发展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集体林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过重、经营体制不强、产权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林业蕴藏的巨大经济和生态效益没有完全发掘出来。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