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关内侯,关羽汉寿亭侯,魏延南郑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大呢?

2025-05-19 19:38: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汉末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激烈较量,为武将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在这一历史阶段,武将辈出,比如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江表之虎臣等。为了激励武将建功立业,魏蜀吴三国不仅要为这些武将晋升官职,比如册封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等,也需要册封相对应的爵位。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一般只能获得侯爵,至于侯爵之上的公爵,往往是诸侯、权臣才能获得的爵位。当然,侯爵在当时还细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档次。那么,问题来了,黄忠关内侯,关羽汉寿亭侯,魏延南郑侯,这些爵位差别有多大?换而言之,谁的爵位更高呢?

以蜀汉武将为例,就黄忠来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去世。有一子黄叙,英年早逝,无后。由此,对于黄忠来说,关内侯就是其生前获得最高爵位了。


就关羽来说,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击败刘备,关羽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不久之后,关羽跟随曹操对战袁绍,刺死颜良于万军之中,又拔出佩刀斩得颜良的首级,然后返还。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自此之后,关羽以汉寿亭侯自居。也即在关羽大意失荆州时,他的爵位仍然是汉寿亭侯。

就魏延来说,建兴八年(230年),魏延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交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对于魏延来说,在蜀汉获得的最高爵位,就是南郑侯。


在汉末三国时期,爵位主要沿袭东汉时期的惯例,也即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其中,县侯以县立国,与西汉相同,也即县侯的食邑最多,而乡侯的食邑一般低于县侯,亭侯则低于乡侯,至于关内侯,一般是没有食邑的,通常是一种荣誉称呼,或者说意味着其拿到了侯爵的入场券,具备晋升为亭侯、乡侯、县侯的机会了。

由此,对于黄忠来说,其获得的关内侯,自然要低于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即后者是一个亭侯,理论上是拥有一定户数的食邑。当然,关羽当时客居在曹操手下,加上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可能没有实际上获得食邑。但是,不管怎样,亭侯都是在关内侯之上的。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于公元199年归降曹操时,一开始只是获得了关内侯。不过,在公元207年前后,张辽因为战功,被曹操封为都亭侯,从而让自己的爵位来到了亭侯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