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9号”升空后,按照要求将给西部边远地区免费传输47套免费的高清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其商业模式是向各地的卫星电视台收取卫星带宽租售费用,而对电视观众免费。 这自然对目前每月收费24-28元的有线数字电视造成冲击。记者了解到,在去年9月“中星9号”要发射的消息传出后,各地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就面临反弹的局面。 另外,目前的地面数字电视也没有实现免费。其安装方式主要是在用户原有的电视上安装无线数字信号接收器,从而实现收看数字电视,收费模式为“初装费+月维护费”的形式,初装费一般在260-450元之间不等(包括室外天线、室内机顶盒等设备),月租费大体在9-12元/月不等。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中星9号”将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主要针对偏远的、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农村地区,而对于其在城市是否免费目前还不好说。 根据国务院此前颁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单位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内贸易、广播电视和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销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 但有业界人士担心,在直播卫星时代,用于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小锅”只要花100多元就可以买到,而且体积比原来有较大缩小,将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打击一些观众接收卫星节目的难度。 另外,目前,地面数字电视也即将在北京、深圳、广州等部分城市开播,未来三种接收方式之间如何定位和竞争,也还存在变数。
“中星9号”采用法国阿尔卡特宇航公司SB4100系列成熟商用卫星平台,是一颗大功率、高可靠、长寿命的电视卫星。该卫星发射时的重量将达到4500公斤,总功率约11000瓦,设计寿命15年。 “中星9号”原计划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制造的东方红四号平台电视直播卫星一起构建中国第一代电视卫星直播系统,但由于“鑫诺二号”出现技术故障成为太空垃圾,“中星9号”将取代“鑫诺二号”成为中国第一颗广播电视卫星直播卫星。
“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最大优点就是使用的“锅”小了,能在室内,行走运动的车船上都可以方便地看卫星电视,部分强信号地区甚至可能用0.35米的天线收到。
北京时间2008年6月9日2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7次发射。
卫星于6月20日成功定点于东经92.2度。中星9号直播卫星已经顺利完成四次变轨,太阳能帆板和天线系统展开正常,目前,卫星遥测正常,各项在轨测试(IOT)正在有序进行,预计7月初开始正式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