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全球变暖趋势已经导致东非干旱和北极圈冰壳融化,这种趋势将在2007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而加剧。在两者共同作用下,2007年全球气温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气候变暖,科学家预计,到2080年,全球将有11亿—32亿人面临缺水,有2亿—6亿人面临粮食短缺,700万户沿海家庭将面临水灾威胁。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要升高1.4—5.8摄氏度。高山的积雪加速融化,逐步消融的冰和雪将使下面深色的土地表面裸露出来,从而又加快了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大气变暖的速度。
随着全球范围气候变暖和海平面的大幅度上升,对于人口多数集中在沿海或河岸下游地区的亚洲国家,如中国的黄河及长江三角洲,以及地势低的非洲、孟加拉,都将面临被淹漫的危险。专家预言,到2030年。印尼全国1.8万个岛屿中的2000个将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非洲热带地区将因为干旱而受到严重打击,暴风雨将在南亚地区肆虐,北极的冰层将融化,而亚马孙热带雨林将逐渐变成大草原。
地球变暖一方面使得海水膨胀,另一方面使得极地冰层融化,直接影响就是未来100年内海平面将上涨80厘米左右。非洲和孟加拉等贫困地区将成为最大受害者,因为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水灾和干旱等问题。这些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世界第二小岛国图瓦卢、它的邻国基里巴斯以及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三个岛国,正面临可能被海水吞没的“灭顶”之灾,也许要不了多久,图瓦卢这个令人向往的太平洋明珠,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气候变暖,也影响到了动物。由于北极冰盖逐年北缩,北极熊失去大片赖以捕猎的浮冰,不得不冒险“南下”捕食:海豹也开始改变习性,由于失去稳定的冰面,许多母海豹不得不爬上陆地来产崽。在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都兰县境内,住在海拔4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雪峰隐士”雪豹,随着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现在也经常下山寻找食物。
随着气温的上升,春秋两季变得更加温暖,这两个季节的持续时间也在延长。加拿大红松鼠每年繁殖的时间已经提前了,因为它们喜食的云杉果实的成熟时间也提前了。分布在中欧地区的黑顶林莺现在越来越多地飞往英国越冬,而不是去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气温的上升还对欧洲大山雀的进化产生了影响,因为它们用来喂养幼鸟的毛虫在春天发育成熟的时间提前了。那些原本生活在南方的果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方更高纬度的地区。而北美一些地区蚊子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其幼虫在水中开始休眠越冬的时间推迟了。动物的活动范围在不断向两极延伸,迁徙和繁殖的时间也提前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可能比科学家们早先预期的要快,极端气候事件也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导致气候变暖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森林等植被被大面积毁坏,二是温室气体排放逐日增加,越来越明显的“温室效应”就是最鲜明的标志。给地球降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把使用一张纸巾、多踩一脚油门都自觉与“温室效应”紧密联系起来,并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才能有效避免我们共同生存的这个星球进一步变暖。
长期的全球变暖趋势已经导致北极圈冰壳融化。地球变暖一方面使得海水膨胀,另一方面使得极地冰层融化,直接影响就是未来100年内海平面将上涨80厘米左右。
导致气候变暖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森林等植被被大面积毁坏,二是温室气体排放逐日增加,越来越明显的“温室效应”就是最鲜明的标志。给地球降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把使用一张纸巾、多踩一脚油门都自觉与“温室效应”紧密联系起来,并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才能有效避免我们共同生存的这个星球进一步变暖。
冰川
自20年代以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