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2025-05-15 19:19: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此一次地震数次震级带来的烈度可能不同.

回答2:

  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
  1、受地震大小
  2、震源深浅
  3、离震中远近、
  4、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