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地层学方法划分地层

2025-05-16 10:02: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古地磁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形成时期的地磁场特征,因此其必须以岩石在今天还保留有原生的天然剩余磁性作为研究工作的先决条件,如何获得样品精确的、有代表性的原生剩磁是古地磁工作者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岩石原生的天然剩余磁性的方向应平行于岩石形成时期的地磁场方向,如图3-4是兰州盆地某剖面古地磁样品热退磁图(岳乐平等,2000)。在图3-4(A)中,100℃以下清除的第一个剩磁分量是现在地磁场下获得的次生黏滞剩磁分量,第二个分量在100~600℃之间保持稳定,该分量矢量合成后的方向趋向原点,因此可以以为是在正常地磁场下获得的稳定的原生剩磁;图3-4(B)是在倒转地磁场下获得的原生剩磁的反向极性样品的测量结果,第一个分量在200~300℃被清除,为不稳定黏滞剩磁,退磁温度达300℃以后,样品的极性方向发生倒转,并在400~600℃保持稳定,将该段温度之间的矢量合成,矢量方向趋向原点,显示出在倒转的地磁场下获得的反向极性的原生剩磁。正是根据原生剩磁在水平极射投影图上的指向不同,划分出正向磁化和反向磁化两种极性,依靠磁性参数磁偏角(D)和磁倾角(I)建立可靠的正、反变化的极性时代或极性地层,通过磁性地层和生物地层的综合对比,确定各地层的时代归属。古生代的磁性地层研究主要集中于石炭系、二叠系Kiaman和Illawarra超带磁性地层界线的位置和精细的磁结构方面;中生代磁性地层研究与生物地层学、旋回地层学方法相结合,可建立地区性高分辨率极性时间表。作为一种研究手段,磁性地层学主要与生物地层学研究相结合,从而提高地层划分的分辨率和对比精度,运用古生物资料再划分地层,一是解决地层对比问题,二是用于磁性带的识别(王训练等,2002)。只有将地磁资料与古生物资料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在地层划分中的作用。

图3-4 兰州盆地某剖面古地磁样品热退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