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性的护肤品的挑选方法:
a、产品品牌:一般来说,我们还是选择上市时间较长的知名品牌产品。经历了市场的考验,他们技术水准较高,在产品的开发方面会慎重一些。
b、产品是否以抗衰老或美白等功效为卖点:强调这些功效的化妆品,可以说刺激性会比较大。因为在达到这样的效果,都得添加配制刺激性强的成分,特别是那些一个星期见效的速效产品。
c、产品成分是多还是少:一个产品它的成分种类较少的话,刺激性相对就会低一些。成分种类越多,某些成分引发过敏或炎症的几率就会越高。
d、整个脸部使用还是局部使用:局部使用的护肤品,可以说刺激性要更大一些。因为它比整个脸部使用的化妆品浓度更高。事实上,局部使用的祛斑美白护肤品就容易引发皮肤炎症。
e、是普通的乳液状态还是其它特殊的凝胶等形态:形态特殊的刺激性往往会大一些。其它是最近流行的凝胶护肤品要多多注意。还有介于凝胶和服液两者之间的软绵绵的那种,如凝胶粉底等。凝胶是一种容易分离的不稳定物质的,为了让它的形态稳定,这些产品里面都必须添加一些对皮肤无益的成分。
f、产品包装容量:化妆品装入的管体不同,防腐剂的含量也会不同。比如说,像装乳霜的圆筒类型的、手可以伸到里面取出的面膜这些包装,因为里面容易接触空气,和变得不干净,所以会多添加一些防腐剂。而挤压式或软管包装的化妆品用的防腐剂就会少一些。同样的道理,像睫毛膏和唇彩等用完再放入管体里的彩妆也会含有较多的防腐剂。
g、广告里是否宣传用起来“简单”、“轻松”:打出用起来“简单”、“轻松”的化妆品,厂商为了这些宣传的功能,会添加一些没必要的成分增加肌肤的负担。
近些天因为一直沉浸在研究 药妆产品的成分表 的惊喜中,没辙!学习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惊喜的,嘿嘿!我在某个品牌的官方论坛里频频露面,积极回帖,一方面展示自己的研究所获和肤浅想法,一方面,以徒为其他善良孩子提供些许帮助,以免在鱼龙混杂的护肤品市场上添加更多的无用之货。现在似乎看到了一定的反馈信息,站内短信频繁闪现,我就需要频繁的不间断回复别人提给我的问题,或者意见和建议,也就有了写写东西的冲动--实在算是“冲动”!因为这些想法都是被人问所激发出来的,都是潜在的并且“业余”的想法,虽说,其中相当部分的观点,我自己认为是绝对正确的,并且一些皮肤科专家和护肤达人同样赞同。这里还要闲扯一句:所谓的护肤达人大多现于网间,个人浅见是:参考价值相对有限,包括众明星的出版书籍…… 以下均是我给别人发出去的短消息内容,大体就是我的护肤观点和选择产品的看法,在我脑子里,以下内容都是略占一二比例的,这方面要是交流探讨起来,我话可多着呢…… ------------- 我认为温和安全与否都是相对的,就是甲产品相对于乙产品而言,比较下来的结果。绝对的温和安全不刺激的化妆品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种成分摸到脸上都可能造成过敏,反过来,任何一个人,一个个体的皮肤,都可能对成分产生不同于他人的过敏,所以呢,选择的目标就是比较下来,比较温和比较安全,刺激性成分相对较少的产品,再加上对于自己的皮肤的科学了解和正确维护,那就可以看到积极的效果,而不是越用越差劲。至于推荐产品我可不好特别说什么,不过就是在你选择的时候,多看看他们的产品说明和成分罗列,有些产品确实比较温和,一般来讲,药妆相对就温和,芙丽芳丝相对于欧莱雅的产品理论上,就应该是更安全和更温和,但是我也不是推荐芙丽芳丝的产品,我也至今没有使用过,我现在给别人推荐产品都是越发谨慎了,以前也许还可以脱口而出无所顾忌,但现在似乎“胆小”了很多啊,呵呵…… 2.我现在不想用这个产品了,我想换别的产品,但是又害怕过敏…… ……别的产品是否会造成过敏就更不好说了,一方面吧你没有选对产品,一方面吧,你可能选对了,这个产品也是优质的,但是这个产品中可能某一个或者某些成分会导致你皮肤过敏,可能仅仅就是这一样东西你不能适应,所以也很麻烦,过敏了还是去看医生更合算一些。当然,化妆品的东西还是要看成分,是否有功效都在于生产者添加了什么样的东西。 ---------------- 先贴这么多吧,以后慢慢来着…… 交流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