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们要首先了解刘备的战略部署,仔细看了三国历史的都应该知道,刘备在拿下汉中后想做什么,刘备是想在继续拿关中直取西凉。
打关中取西凉,谁去?刘备当然有他的部署。打关中取西凉只有张飞赵云前往才行。那谁去守汉中?刘备这个时候就想了黄忠魏延,经过刘备对黄忠魏延的权衡。刘备认为魏延比黄忠稳重,在守城方面就强于黄忠,所以才把魏延连升几级提上了汉中太守的位置。
这个并非是说魏延的能力比张飞赵云高才叫他守汉中的,而是刘备权衡汉中是了易守难攻的格局后,才做的这个决定。
刘备不像曹操,他没有那么多的宗族亲信,一直跟随他的人,十分有限,魏延是一个在刘备中期加入的将领,把魏延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拉拢荆州降将,同时也是通过越级提拔,增强魏延对蜀汉的感情。这么多人始终追随刘备,恐怕这种感情因素是很重要的。
另外魏延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刘备知人善任。
刘备是个成熟的政治家,虽然以仁著称,但历代君王只要是在权利问题,都是一句话,不管谁,敢动我权,我就带他走。张飞是刘备的心腹大将(但未必真是结拜的)刘备一方面待他不薄,但也不得不防,尤其是当时关羽越来越跳,屡次耍脾气,且有很大的势力以及私人武装,张飞与关羽资历差不多,也有极大威信和权利,刘备实在担心他成第二个关羽,所以我们会发现,取了汉中后,张飞就成了闲置将领,一直到死也没干过什么大事,魏延则不同,一,他是没有什么后台,其实魏延在某种程度上是刘备的私人将领,不用担心他造反,而且也可以显出自己宽宏大量,再者魏延也确实有能力担此大任
刘备当时在想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张飞打败张郃后如果把汉中给了张飞,说明刘备还想要北伐,而最后没有把汉中给张飞而是给了魏延,说明刘备的心思并不在这里进攻,也可能是西凉也可能是其他地方,最后的历史也证明,汉中拿下后刘备就赶回成都了。刘备知人善任,认为魏延是个可靠的人才,最后魏延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
那么张飞的战略位置在哪里?
我们要知道益州最重要的三个地方,一是成都,附带涪县,算是一个地方;二是汉中,北方咽喉;三是江州,东接三峡,西有江水、涪水可通整个四川盆地,向北则连接剑阁,再往东北就是汉中。张飞的驻地阆中就在这三个最重要的点(算上涪是四个)的中心地带。所以,我们看,汉中和阆中,哪个更为核心呢?刘备没有把把张飞放在边关,而是放在最核心的阆中,用意很明显了。
魏延很体恤下属但与同僚关系处不好,性格和关羽相似。所以他适合做地方最高指挥官,这样和他平级的同僚和他没有太多交集,而他周围都是他的下属。而且最关键之处是他虽然傲气,但没有关羽那种骄横,比关羽更有大局观,军事能力比关羽也强得多。反过来如果让张飞镇守汉中,最后张飞被范强张达割了脑袋还不要紧,汉中最高指挥官被部下杀死,魏国趁机进攻,刘备就完蛋了。
因为魏延有异心,要想镇住异心,就得给他权力,而张飞呢?反正是自家兄弟,不会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