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下前苏联通古斯大爆炸的过程与影响?

谁帮下忙 写个论文
2025-05-15 19:41: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908年7月30日早晨,印度洋上空晨曦微露,晓雾初开。突然,一个巨大的怪物从九天之外,迅猛闯入地球大气层,接着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着遥远的地球北方冲去。过不了多久,从西伯利亚中部的通古斯地区传来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一团蘑菇状的状滚滚浓烟直冲到12英里的高空,灼热的气浪此起彼伏地席卷着整个浩瀚的泰加森林,熊熊的林火连日焚烧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
  几千公里外的英国监测到的这次爆炸时大气次声波压力涨落的记录
  这场神秘大爆炸的威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因爆炸而产生的地震,波及到美国的华盛顿、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等地。同时,它那强大的冲击波横渡北海,使英国气象中心监测到大气压持续20分钟左右的上下剧烈波动。这次大爆炸,使西伯利亚的北欧的上空布满了罕见的光华闪烁的银云,每当日落后,夜空便发出万道霞光。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引起如此巨大的的爆炸呢?这个问题深深吸引着天文学、地球学、气象学、地震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
  不是陨石引起的
  美国亚利桑纳州威尔斯陆巨大的陨石坑
  通古斯地区大爆炸后,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次爆炸是由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二十年代初,美国人在亚利桑纳州威尔斯陆的陨石坑附近,找到了一些含有氧化铁、镍、白金和铱等成分的陨石后,为了获得稀有金属,于是开始大规模开探陨石坑。不久,这股开控陨石热传到了苏联。1921年,在年仅38岁的苏联矿物学家柯立克领导下,第一次对通古斯地区进行了实地科学考察。
  对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通古斯人而言,这场大爆炸是神圣的,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因此,一提起这场爆炸,他们都讳莫如深,脸上流露出忐忑不安的神情。然而,他们毕竟被科学家们所说服,目击者形象地描述了那次大爆炸的前前后后。
  那天早晨,人们看到一颗巨大的火球从空中坠落下来,这颗火球象一根圆柱形的管子,全身喷射出蓝白色的耀眼的火光,照得人们无法睁开眼睛。接着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爆炸,通古斯周围尘土飞扬,烟雾弥漫,云堆里火舌缭绕,森林毁灭了,人畜荡涤殆尽,幸存下来的驯鹿皮肤上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疥癣。
  柯立克小组为发寻找陨石坑,还冒着华氏零下40度的严寒深入到西伯利亚。在通古斯地区的玛柯泰河河畔,众目所及的是那场神秘大爆炸所造成的空前劫后的惨象。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在这里怎么也找不到象美国亚利桑纳州那样的大陨石坑。只有数十个大大小小平坦的洞穴,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也只有150英尺,即使在这些洞穴中把钻头打到75英尺深的土层中进行探测,仍然连陨石碎片也没有找到。因此,人们开始意识到,通古斯大爆炸不象是陨石引起的。
  核爆的原因在哪里?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弹。这颗在距离地面 1800英尺上空爆炸的原弹,给广岛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广岛原弹的破坏景象却意外地给研究通古斯爆炸的科学家们以新的启示。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蘑菇状的烟云,还有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这一系列的现象与通古斯大爆炸简直相似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更令人惊异的是,由于强烈的原子辐射,广岛人民与通古斯驯鹿一样,皮肤上也长出了奇怪的疥癣。同时,在通古斯大爆炸附近的树木中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因此,苏联的军事工程专家亚历山大·卡萨茨夫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1908年通古斯爆炸是一场热核爆的新见解。
  卡萨茨夫的独特见解在许多科学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大家毕竟还是接受了这个观点,为此,不少人绞尽脑汁,引经据典来推测这场奇怪核爆的起因。
  有些人认为这场通古斯爆炸是由于地球撞到了空间一颗小小的反物质所产的。另外一些人认为通古斯爆炸很可能是地球与宇宙由一颗极其微小的黑洞撞击所产生的,爆炸后,黑洞又弹回宇宙中,扬长而去。
  但是,不管是反物质的假定还是黑洞的见解,都无法解释爆炸前这个天外怪物的管状外形和它进入大气层后这么慢冲向地球的速度。通古斯爆炸依然是令人费解,神幻莫测之谜。
  令人信服的谜底
  1946年,卡萨茨夫不仅肯定了通古斯爆炸是一场核爆,更惊人的是,不久他还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推测:通古斯爆炸的神秘怪物是第一艘访问我们地球的太空飞船。在当时,对于这种推测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卡萨茨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纯属科学幻想。
  五十年代末,科学家对收集到的通古斯爆炸区的泥土进行高度放大,结果发现有球状的硅酸化合物和磁铁矿。它们的大小仅有几个毫米左右,其中有些磁铁矿颗粒粘在一串,有些甚至钻进了透明的硅酸盐颗粒里去。而这些颗粒只有在极高温度下才会粘结起来。这种材料无疑是制造宇宙飞船外壳最理想的防爆材料。
  不久,人们又在通古斯地区的地下和树上,发现了成千上万颗亮晶晶的小球,这些小球象子弹一样深深地嵌在里面。经过分析,在这些小球中发现了钴、镍、铜和锗等金属。这似乎说明,铜是从那艘太空飞船的仪器导线中来的,而锗可能是来自仪器中半导体器件。
  此外,从这个圆柱形怪物的飞行速度来看,它似乎有一种有效的制动系统使自己的速度很快慢下来。因为它的速度似乎跟目前人类制造的超音速高空侦察机的速度相仿,远小于地外物体(如反物质、黑洞等)落入地球的速度。
  如果把数十年来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资料一一串联起来,那么,对于外太空文明世界曾向我们地球发射过一艘太空飞船的推测是合情合理的。有人推测:这艘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抵地球。在将要进入地球轨道时,飞船的推进舱发生的故障,但是飞船依然继续前进。到了7月30日清晨进入到印度洋上空。
  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进一步减速慢,时速只有2000英里左右,这时防爆的飞船外壳由于与大气剧烈摩擦,温度迅速上升到华氏5000度,船壳子由于电离,使整个飞船看上去象一团火球。最后,太空飞船在西伯利亚中部的 通古斯上空,终于因核燃料舱的最后一道防护壁被融化而爆炸,发出了震天的巨响,一场热核爆炸使这艘太空飞船顷刻化成了灰烬。
  当然,卡萨茨夫对于通古斯爆炸的见解也仅是一种假设。不过,在大多数人不再怀疑存在超级球外文明的今天,这种假设却是最令人信服的。
  近百年来,对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的大爆炸,人们提出了100多种假设,探寻这惊世之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经得起科学论证与推敲的构想出现。日前,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赵成文教授利用自己研究和分析各种爆炸现场已近30年的经验,对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提出了新构想:“冰核流星体”撞击引起了大爆炸。
  为什么将爆炸物推断为冰体呢
  赵成文认为,从分析通古斯大爆炸的现场特征时,最大的疑点就是爆炸点特别巨大、分散,但却找不到造型客体。在各种物质中,能够来去不留痕迹的只有气体和液体。但单纯的气体和液体,又无法冲击出有形体的地坑,因为地坑的形成需要坚硬的造型客体的印压。那么,既有硬度、又易消失的物体就只能是——冰体。正如极地的冰层在高速旋转的钻头的摩擦下会发生爆炸,天外来的冰体在高速射入地球大气层时,遇到氧气也自然会发生爆炸。
  “冰核流星体”的来源与成分
  赵成文认为,冰核流星体也可以称之为冰彗星,可能来自银河系。根据爆炸能量、声响范围,人们可以推算它的体积、质量及形态。这个冰核流星体原来可能是球形,后来变成了管状,在改变了运行轨道后,进入了太阳系。有人会问,在太空中,这个冰核流星体为什么不会自行爆炸呢?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运行速度不够(没有重力加速度),而且还缺乏助燃的氧。当它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时,就等于按动了定时引爆装置。根据推测,这个冰核流星体的构成成分中应含有大量的氢元素或它的放射性核素氘、氚。
  爆炸点与爆炸能量
  根据对爆炸现场的现象痕迹分析,结合百年来的文献对爆炸时闪光、声响与烟雾情况的记载,赵成文认为爆炸点应该在空中。通过几何计算,爆炸点应该是在距地面5000~10000米的高空。根据现场周围树木的倾倒方向呈放射状这一事实,可以认为爆炸点与地坑是垂直的。距地坑最近的树木之所以呈直立状态,没有树叶,而较远一些的树木却呈放射状向四周倾倒,而且距离越远,倾角越大,这主要是与爆炸冲击波的方向和强度有关。远处的树木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只能向与冲击波作用力相反的方向倒伏。距离越远,与冲击波接触面积就越大,因此倒伏角度就越大,直到冲击波减弱位置。
  通古斯大爆炸是在物理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爆炸,爆炸后最大的威力是气体。根据相关分析,这次爆炸的能量相当于2~3个弹的威力。在爆炸现场中,应该找到核物的痕迹,因为它本身就是冰核质的大爆炸。
  赵成文说,如果这种构想成立的话,我们推想在几千万年前,地球也曾遭到过这样的爆炸撞击,而且那次爆炸的威力可能更大,导致了山崩、海啸、火山、地震等地质变迁。那次爆炸可能就是恐龙灭亡的真正原因。既然这种灾难性的大爆炸过去发生过,或发生过多次,那么将来可能还会发生。天外不祥来客的光临,更鞭策人们尽可能地把科学技术应用于保护人类,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从而把那些危害人类和地球的“入侵者”消灭在宇宙空间之中,拒于“地门”之外。同时,赵成文表示,关于他的这一新构想,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回答2:

·1927年 出现陨石转化为气体的猜想
  ·1929年 提出陨石与地球相切
  ·1930年 提出彗核爆炸说
  ·1932年 提出宇宙尘埃云与地球相撞说
  ·1934年 提出彗尾撞击地球说
  ·1945年 提出宇宙飞船核爆炸说
  ·1946年 提出火星飞船爆炸说
  ·1947年 提出反物质陨石湮灭说
  ·1958年 提出冰陨石说
  ·1959年 提出行星星核碎片说
  ·1961年 提出飞碟分裂说
  ·1962年 提出流星破坏地球电离层说
  ·1963年 提出陨石静电破坏森林说
  ·1964年 提出外星文明回应地球信号说
  ·1965年 提出雪人飞船入侵说
  ·1966年 提出白矮星超密碎片撞击说
  ·1967年 提出闪电引发甲烷气体爆炸说
  ·1968年 提出爆鸣气爆炸和水分解说
  ·1969年 提出反物质彗星撞击说
  ·1993年 提出冰陨石撞击说
  ·1995年 提出反物质湮灭说
  ·1995年 提出含碳球粒陨石说
  ·1996年 提出60米直径小行星撞击说
  ·1996年 提出无线动力鱼雷发射影响说
  ·1996年 提出地外物质(可能是铱含量极高的行星)撞击说

回答3:

那次也只是小范围的地震吧,如果掉在太平洋中赤道经线120°附近,应该不会发生影响很大的地震,最多就是一个小海啸。不过考虑到动能装化为热能,那里的水会蒸发掉很多,鱼肯定会死不少。短时间内不会有影响,最多就是蒸发的水汽会带来更多的降雨,或者当年的台风更多更频繁而已。当然,由于地处秘鲁渔场附近,对这个世界级的渔场会有较大影响。
3倍的话,可能会对南美多国和墨西哥造成有影响的海啸。可能当年台风成灾,可能之后几年天气系统有明显后遗症,而且十分有可能造成比较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可能会对水底洋流运动有影响。如果不小心这个影响实现,问题就升级了,这个所能触发的灾害是全球性的。在地球的历史上,在人类出现以前有一个一千年的冰冻期(新仙女木事件,要了解可以上网搜一下),原因就是洋流运动异常,造成海面变冷,然后引起全球表面变冷,进而南北极冰面扩张,所有表面慢慢都会变成冰。冰面反射太阳能,地球越来越冷……这个结果让人想想都害怕。如果真是这样,很难说有多少人能幸存……还好,这样的情况只会出现在科幻片中,我们人类应该是有能力避免这场灾祸的。
2.不能,地球有弧度,这个地方差不多正好和中国相对,肯定是看不到的。
哪怕是大三倍,最多也就是开始发光的位置稍微高一点,但肯定不会改变从东经120度看不到西经120度上空发生的事情的事实。
3.至于卫星,分很多类别,有的往天上望,有的往地上望,而且看地上的那些也不一定会经过。赤道上空有一个同步轨道,在这个轨道上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卫星(中国也有)。看运气,哪颗离那最近就最容易发现。如果硬要说哪国的卫星更有可能发现,我想可能就是美国,它发射的卫星最多,而且探测的灵敏度高,同样的距离他们的卫星能更敏锐的察觉。
靠近那个地方的国家都会有影响。会有海啸,而且海洋系统会被打乱,鱼群受影响,当地渔业会受大的影响,旅游业也是(想想印度洋海啸吧)。但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国会遭到最严重的影响。那里本来离海平面就不高,一个小的海啸都能把他们淹没,这种事情一发生,在岛上的人存货的几率等于零。
很多由于台风很频繁,墨西哥的干旱沙漠地区会因为大量降雨而使得灾情得到极大缓解。
那里属于太平洋,是公海,至于水深,估计在1000米左右。以1000米记,还是能谈到海底的。那里是西八区,用的时间应该和北京时间差十二个小时,所以是子夜十二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