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列古文翻译

2025-05-17 14:17:0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戎右(和君王同乘一辆车,手持盾与戈,在君王右边保驾的警卫员叫戎右。)掌(掌管、负责)戎车(战车)之兵革使(拿武器穿战甲的使者),诏(这里是建议、禀告的意思)赞(辅佐、协助)王鼓(动词,击鼓),传王命于陈(陈,通假字,通“阵”)中。
会同(诸侯们一同去朝见周天子叫“会同”),充(《十三经注疏》云:充,居左也)革车(战车兼有攻与防的作用,分轻车与重车两类,两类车统称为革车)。
盟(诸侯集会订立盟约),则以玉敦(有盖的玉制器具)辟(打开)盟,遂役之(这句的意思是完成这一差使:将盛着血的玉敦依次授予歃血的诸侯们。歃血,参加盟约的各位诸侯用手指蘸一下鲜血并涂在口上,或含一点在口里,表示诚信,这个过程叫歃血)。
赞(辅佐)牛耳(订盟约的主持人割取牛的耳朵和牛血盛在器具中,让参与会盟的诸侯歃血之用)桃茢(桃枝做的小帚,用以拂动牛血,这大约是一种仪式,也有防止牛血过早凝结的作用。传说鬼惧怕桃木,故以桃为帚。)

这几句古文,说的是担任戎右之职的人员应尽的职责,翻译如下:
戎右的职责是负责在战车上执行兵革使的工作,提出建议禀告君王并协助君王击鼓,在军阵中传达君王的命令。在诸侯们一同去朝见周天子时,戎右应在革车的左侧。在诸侯集会订盟约时,戎右就捧着玉敦并打开盖子协助订立盟约,他要将盛着牛血的玉敦依次授予歃血的诸侯们,以完成这一仪式。在这整个过程中,戎右要协助割取牛耳并时时用桃茢拂动牛血。

回答2:

戎车:一种兵车,轻车,主攻击
赞:负责,执掌
王鼓:大鼓。日食月食时鼓“救日月”,另外出兵、作战时鼓
陈:通“阵”
革车:一种兵车,重车,主后勤及防御
敦:古代食器。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辟盟:打开敦的盖子,意为盟誓开始
牛耳:歃血时割牛耳,执牛耳者为盟主
桃:桃可驱邪
茢:帚

回答3:

我猜猜好不好?
帅领右掌军队的后革使,击鼓召集众赞王,把大王的命令传达给陈中。大家聚集到一起之后,把作战的车马装备好。全体将士盟誓之后,则用。。。。。。。。后面的,我就无能为力了,抱歉喔。

后革使:一种统帅的官贤 陈中:估计是某将领
诏:同召,召集 会同:会面;聚集
赞王:军队各小队的领军。
盟:盟誓,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打仗前日,都要集体将士盟誓。

回答4:

出自哪里啊?我去图书馆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