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到这段故事时所受到的震撼,至今犹依稀记得.那时我总是在想,这是怎样的痛楚,使得话语中的悲伤在历时几千年后仍能扣动后来人的心.
我相信每一颗炽热的心都曾经默默地许下宏愿——在自己衣锦还乡后,定要让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住进豪华的房子,日日享受山珍海味.遗憾的是父母总是衰老得那样快.他们大多等不到孩子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做子女的所构想的美好愿景还来不及实现就成了一纸空文.人的一生渺小而短暂,有着鸿爪雪泥飘萍之末的孱小和飘忽,生命的无常总是让人不知所措,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留下的便是一生的悔恨与无奈.
不要再推脱说自己工作繁忙,不要以为每周打个电话回家便是对父母的关心,不要以为纯粹的赡养父母便是尽了孝道.昔日子游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就是说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的话固然有些犀利,但古之道德仍能给今之人一定的启示——就是对待父母一定要有诚挚的心.